[1] |
陈西江, 张小平, 章涛, 吴浩, 安庆.
利用误差熵确定激光点云变形可监测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1): 1681-168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045
|
[2] |
陈西江, 花向红, 章光, 吴浩, 安庆.
利用误差熵评价光斑中点云不确定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6): 864-8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799
|
[3] |
魏冠军, 党亚民, 章传银.
测量数据不确定性度量的最小模糊熵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2): 1677-168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770
|
[4] |
卞玉霞, 刘学军, 甄艳.
三维空间多边形的位置不确定性度量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): 26-31.
|
[5] |
常庆龙, 夏洪山.
利用归一化前景和二维联合熵的人群聚集检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9): 1126-1130.
|
[6] |
张国芹, 朱长青, 李国重.
以误差椭圆长半轴表示带宽的线元位置不确定性ε_E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4): 495-499.
|
[7] |
张国芹, 朱长青, 李国重.
基于ε_m模型的线元位置不确定性度量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4): 431-435.
|
[8] |
丛培江, 顾冲时, 谷艳昌.
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拟定的最大熵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1): 1126-1129.
|
[9] |
孙建国, 艾廷华, 帅赟, 郭峰林.
类型地图的空间相关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101-104.
|
[10] |
游扬声, 马力, 刘星.
误差熵的估计问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48-751.
|
[11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一般曲线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85-89.
|
[12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36-739.
|
[13] |
卢健, 彭嫚, 卢昕.
遥感图像相关性及其熵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6): 476-480.
|
[14] |
史玉峰, 史文中, 靳奉祥.
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混合熵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): 82-85.
|
[15] |
刘春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空间数据面元与线元不确定性的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): 65-68.
|
[16] |
朱长青, 张国芹, 王光霞.
GIS中三维空间直线的误差熵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405-407.
|
[17] |
汤仲安, 王新洲, 纪现华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68-972.
|
[18] |
蓝悦明, 陶本藻.
GIS中线元不确定性的综合量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5): 559-561.
|
[19] |
孙海燕.
熵与不确定度区间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1): 63-72.
|
[20] |
许才军, 刘大杰.
广义相对误差椭球(圆)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9-2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