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马超, 郝卫峰, 程青, 罗杰, 李斐.
格陵兰地区GLASS反照率产品质量评价及反照率变化趋势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1): 1917-192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97
|
[2] |
李延, 王大魁, 耿晶, 王树良.
数据质量聚类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): 153-1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60
|
[3] |
张胜凯, 肖峰, 李斐, 鄂栋臣, 程晓.
基于CryoSat-2测高数据的南极局部地区DEM的建立与精度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1): 1434-143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274
|
[4] |
陈西江, 花向红, 邱卫宁, 蒋健君.
点云角度分辨率精度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9): 1044-1047.
|
[5] |
王忠武, 刘顺喜.
一种提高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融合质量的实用方法——以IKONOS影像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2): 149-153.
|
[6] |
徐天河, 贺凯飞.
利用交叉点不符值对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进行精度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617-620.
|
[7] |
蔡华, 赵齐乐, 孙汉荣, 胡志刚.
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820-824.
|
[8] |
章汉武, 吴华意, 胡月明, 桂志鹏.
从地理空间数据质量到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质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9): 1104-1107.
|
[9] |
杨元德, 鄂栋臣, 晁定波.
利用GRACE数据反演格陵兰冰盖冰雪质量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61-964.
|
[10] |
耿涛, 赵齐乐.
基于全球激光观测资料的COMPASS-M1轨道质量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290-1292.
|
[11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一般曲线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85-89.
|
[12] |
李定平, 胡光道, 程路.
MapGIS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典型问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1029-1032.
|
[13] |
刘春, 史文中, 刘大杰.
数字土地信息中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44-248.
|
[14] |
高文秀, 毋河海, 龚健雅, 杜道生.
GIS中专题属性数据综合的若干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505-510.
|
[15] |
刘大杰, 刘春.
GIS数字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4): 348-352,361.
|
[16] |
张保钢, 朱凌, 朱光.
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4-137,141.
|
[17] |
陈军, 陈尚超, 唐治锋.
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GIS时态属性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1): 12-17.
|
[18] |
张世兴.
前移补偿小比例尺航摄底片影象质量的评定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2): 55-62.
|
[19] |
李德仁, 龚健雅.
面向目标数据模型在地理属性数据库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4): 1-8.
|
[20] |
胡继才.
模糊综合评判及地形图质量的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114-12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