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黄攀.
集群环境下的复合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9): 1363-13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23
|
[2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田振.
共享内存环境下的分块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9): 1385-13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73
|
[3] |
钟何平, 田振, 吴浩然, 徐魁, 唐劲松.
非递归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及其优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0): 1411-14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85
|
[4] |
罗海滨, 何秀凤.
GPS控制点辅助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630-63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56
|
[5] |
魏二虎, 刘文杰, WEI Jianan, 金双根, 刘经南.
VLBI和GPS观测联合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和日长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66-71,9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35
|
[6] |
钟何平, 周萌, 唐劲松.
一种分区域的复合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2): 1671-167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01
|
[7] |
雷锦韬, 李斐, 张胜凯, 马超.
不同海潮模型对东南极沿海地区GPS基线解算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1): 1479-148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276
|
[8] |
钟何平, 张森, 田振, 唐劲松.
异构环境下的快速质量引导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6): 756-7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518
|
[9] |
王冰, 隋立芬, 张清华, 甘雨.
利用GPS解算载体测姿的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2): 1392-1395.
|
[10] |
涂锐, 黄观文, 张勤, 王利.
GPS单频机电离层延迟改正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67-670.
|
[11] |
刘超, 高井祥, 张敬霞.
利用序列平均的高精度GPS基线解算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4): 445-449.
|
[12] |
李一鹤, 沈云中.
GPS观测值的时间相关性对基线解算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4): 427-430.
|
[13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陈鸣.
利用量化质量图和优先队列的快速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42-345.
|
[14] |
杨凯, 刘鸿飞, 赵倩, 姜卫平.
绝对天线相位改正模型对GPS精密数据处理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6): 694-697.
|
[15] |
常志巧, 郝金明, 武殿文.
改进的GPS模糊度联合降相关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03-1406.
|
[16] |
戴吾蛟, 朱建军, 丁晓利, 陈永奇.
GPS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中的单历元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3): 234-237.
|
[17] |
高成发, 赵毅, 万德钧.
用LAMBDA改进算法固定GPS整周模糊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44-747.
|
[18] |
刘晖, 刘经南, 祁芳.
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在通用DSP系统上的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597-600.
|
[19] |
孙红星, 闫利, 姜卫平.
高精度GPS差分载波相位多普勒/INS新型全组合解算机载TLS外方位元素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7): 642-645.
|
[20] |
刘根友, 欧吉坤.
GPS单历元定向和测姿算法及其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732-73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