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思麒, 王韬, 何秀凤, 万其昌.
一种微型地基干涉变形监测雷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1): 1801-18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74
|
[2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黄攀.
集群环境下的复合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9): 1363-13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23
|
[3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田振.
共享内存环境下的分块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9): 1385-13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73
|
[4] |
向天烛, 高熔溶, 闫利, 徐振亮.
一种顾及区域特征差异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尺度融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7): 911-91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1007
|
[5] |
钟何平, 田振, 吴浩然, 张森, 唐劲松.
共享内存环境下的并行质量引导相位解缠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): 130-13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728
|
[6] |
罗海滨, 何秀凤.
GPS控制点辅助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5): 630-63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56
|
[7] |
钟何平, 田振, 吴浩然, 徐魁, 唐劲松.
非递归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及其优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0): 1411-14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85
|
[8] |
钟何平, 周萌, 唐劲松.
一种分区域的复合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2): 1671-167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01
|
[9] |
钟何平, 张森, 田振, 唐劲松.
异构环境下的快速质量引导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6): 756-7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518
|
[10] |
董银文, 苑秉成, 石钊铭.
基于区域特征的航拍图像水上桥梁自动识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9): 1073-1077.
|
[11] |
江国焰, 许才军, 李明峰, 温扬茂.
利用两种z变换算法的PS-DInSAR相位解缠与等价性证明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3): 338-341.
|
[12] |
钟何平, 唐劲松, 张森, 陈鸣.
利用量化质量图和优先队列的快速相位解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3): 342-345.
|
[13] |
张红敏, 靳国旺, 徐青, 秦志远.
利用差分滤波进行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9): 1030-1034.
|
[14] |
王丽娟, 蒋厚军, 达汉桥, 廖明生.
统计费用网络流相位解缠并行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9): 1061-1064.
|
[15] |
刘国林, 郝华东, 陶秋香.
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0): 1174-1178.
|
[16] |
潘励, 张志华, 张剑清.
融合区域分割和边缘信息的居民地提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671-674.
|
[17] |
李陶, 刘经南, 廖明生.
重复轨道差分干涉测量参数模型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8): 744-747.
|
[18] |
舒宁.
关于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的纹理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4): 292-295.
|
[19] |
仲思东.
非定值角光学倍增干涉测角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0, 15(3): 60-67.
|
[20] |
王跃虎.
利用GPS信号源进行干涉法测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2): 29-4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