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魏二虎, 王凌轩, 张帅, 刘经南.
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环火探测器同步定位和授时仿真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8): 1035-103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437
|
[2] |
田英国, 郝金明, 陈明剑, 于合理, 衡培深.
GPS卫星钟差及观测数据采样间隔对LEO卫星定轨精度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2): 1792-179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91
|
[3] |
许宁, 尹凌, 胡金星.
从大规模短期规则采样的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居民职住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6): 750-75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085
|
[4] |
肖国锐, 隋立芬, 宋倩, 段宇.
流动站与参考站不同采样率GPS数据处理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0): 1212-1215.
|
[5] |
孙守明, 郑伟, 汤国建.
利用X射线脉冲星进行同步定位/授时的可观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9): 1068-1072.
|
[6] |
聂建亮, 吴富梅, 何正斌, 张双成.
利用交互多模型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故障诊断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6): 644-647.
|
[7] |
朱智勤, 吴玉宏, 羊远新.
GPS/INS组合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模块化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7): 830-832.
|
[8] |
王海涛, 欧吉坤, 袁运斌, 柴艳菊.
流动站与参考站不同采样率GPS数据的处理策略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2): 164-167.
|
[9] |
聂建亮, 高为广, 张双成.
利用BP神经网络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故障诊断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3): 283-285.
|
[10] |
施闯, 楼益栋, 宋伟伟, 蔡华.
广域实时精密定位原型系统及初步结果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1): 1271-1274.
|
[11] |
杨涛, 王玮, 朱智勤.
GPS/SINS组合系统时间同步误差的分析与验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0): 1181-1184.
|
[12] |
楼益栋, 施闯, 葛茂荣, 赵齐乐.
GPS卫星实时精密定轨及初步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8): 815-817.
|
[13] |
肖进丽, 潘正风, 黄声享.
GPS/INS组合导航系统数据同步处理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7): 715-717.
|
[14] |
耿涛, 赵齐乐, 刘经南, 杜瑞林.
基于PANDA软件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12-315.
|
[15] |
程芦颖.
虚拟地形投影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解全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29-631.
|
[16] |
高文武, 贺赛先.
基于GPS的CCD相机同步控制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44-746.
|
[17] |
葛茂荣, 刘经南.
GPS卫星精密星历的实时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1): 32-35.
|
[18] |
向虎雏, 徐绍铨.
GPS同步基线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及其实践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2): 143-149.
|
[19] |
黄丁发.
GPS卫星定位软件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4): 34-41.
|
[20] |
李锦祥, 苏光奎, 陈曼玲.
自动监视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6, 11(3): 46-5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