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丁士俊, 何亮云, 李鹏鹏.
斜轴墨卡托圆柱投影及其在高速铁路控制网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4): 541-54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120
|
[2] |
成晓强, 艾廷华, 杨敏.
一种决策驱动的地图综合服务语义增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5): 561-56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208
|
[3] |
何宁, 王磊.
递归型多业务宽带GEO卫星网络跨层流量控制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5): 532-536.
|
[4] |
张立朝, 潘贞, 王青山, 郑海鹰.
本体驱动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641-645.
|
[5] |
胡鹏, 高俊.
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40-942.
|
[6] |
胡鹏, 白轶多, 胡海.
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352-357.
|
[7] |
王新洲, 舒海翅.
基于nu-SVR的网络RTK综合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77-179.
|
[8] |
石旭, 边馥苓.
面向AHCI的GIS人机接口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924-927.
|
[9] |
蔡永香, 郭庆胜.
基于Kohonen网络的点群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7): 626-629.
|
[10] |
邵黎霞, 何宗宜, 艾自兴, 宋晓东.
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系自动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555-557.
|
[11] |
吴仲城, 卞亦文, 汪增福.
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及其即插即用接口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242-247.
|
[12] |
樊启斌, 李虹, 张根寿.
利用WAVELAB开发小波应用程序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60-164.
|
[13] |
苏光奎, 朱欣焰, 张银洲.
激光照排机驱动程序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81-84.
|
[14] |
王桥.
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若干问题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3): 208-213.
|
[15] |
刘少创, 林宗坚.
基于神经网络的地图数字注记识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194-198.
|
[16] |
郭庆胜, 颜辉武.
地形图综合对数字化的需求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23-26.
|
[17] |
张良培.
色度变换的理论推导及程序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3): 52-59.
|
[18] |
杜道生, D. R. Catlow.
数字河流数据的组织和制图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2): 24-30.
|
[19] |
唐炳燮.
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程序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3): 69-76.
|
[20] |
黄加纳.
卫星多普勒网平差原理及初步计算程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2, 7(1): 25-4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