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秦显平, 杨元喜.
随机模型对解算西安流动SLR站坐标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2): 1765-177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10
|
[2] |
张睿, 杨元喜, 张勤, 黄观文, 王乐, 燕兴元, 瞿伟.
BDS/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600-6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81
|
[3] |
田英国, 郝金明, 陈明剑, 于合理, 衡培深.
GPS卫星钟差及观测数据采样间隔对LEO卫星定轨精度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2): 1792-179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91
|
[4] |
张清华, 隋立芬, 甘雨, 肖国锐, 戚国宾.
WGS84与ITRS基准转换参数估计及长期演化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3): 395-400.
|
[5] |
文汉江, 刘焕玲, 常晓涛, 程鹏飞.
利用GPS测量检核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262-266.
|
[6] |
崔先强, 杨元喜, 许国昌.
将GPS广播星历算法作为低轨卫星动力学模型的综合定轨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78-1481.
|
[7] |
刘万科, 龚晓颖, 李征航, 王甫红.
综合星间和地面测距数据的导航卫星联合定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7): 811-815.
|
[8] |
李建文, 陈刘成.
单颗导航卫星精密定轨与激光精度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275-1279.
|
[9] |
赵齐乐, 施闯, 柳响林, 葛茂荣.
重力卫星的星载GPS精密定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10-814.
|
[10] |
楼益栋, 施闯, 葛茂荣, 赵齐乐.
GPS卫星实时精密定轨及初步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15-817.
|
[11] |
路晓峰, 贾小林, 杨志强.
利用SLR和GPS双频相位平滑伪距资料测定导航卫星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37-240.
|
[12] |
韩保民.
精密卫星钟差加密方法及其对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2): 1075-1078.
|
[13] |
郭唐永, 李欣, 谭业春, 李翠霞.
中国新一代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): 31-34.
|
[14] |
韩保民, 欧吉坤, 曲国庆.
一种新的综合Kalman滤波及其在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6): 493-496.
|
[15] |
陈金平, 焦文海, 马骏, 宋小勇.
基于星间测距/轨道定向参数约束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439-443.
|
[16] |
刘基余.
“嫦娥”卫星绕月飞行轨道的激光测定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0): 870-872.
|
[17] |
赵春梅, 欧吉坤.
由星载GPS确定低轨卫星初始状态解的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7): 646-650.
|
[18] |
朱耀仲, 闫昊明, 钟敏.
海洋非潮汐变化对时变重力场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663-667.
|
[19] |
秦显平, 杨元喜, 王刚, 焦文海.
SLR资料精密测定GLONASS卫星轨道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40-443.
|
[20] |
崔春芳.
人造卫星轨道改进和高精度激光测距数据的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1): 11-2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