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卢宾宾, 葛咏, 秦昆, 郑江华.
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技术综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9): 1356-136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46
|
[2] |
徐斌, 张艳.
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866-8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95
|
[3] |
王磊, 蒋创, 张鲜妮, 李楠, 查剑锋.
基于单视线向D-InSAR技术的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监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814-82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00
|
[4] |
王艳东, 李昊, 王腾, 朱建奇.
基于社交媒体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挖掘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3): 290-2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04
|
[5] |
曾文, 敖卿鑫, 杨之江.
适用于关阀分析算法的供水管网单元-阀门图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12): 1441-1445.
|
[6] |
单杰, 秦昆, 黄长青, 胡翔云, 余洋, 胡庆武, 林志勇, 陈江平, 贾涛.
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4): 390-39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33
|
[7] |
陈建群, 吴勰, 王振兴, 朱建军.
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8): 888-891.
|
[8] |
覃文忠, 王建梅, 刘妙龙.
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2): 115-119.
|
[9] |
王紫生, 边馥苓.
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空间数据转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3): 226-229.
|
[10] |
张雪松, 边馥苓.
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0): 877-880.
|
[11] |
李德仁, 邵振峰, 朱欣焰.
论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及其典型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1): 945-950.
|
[12] |
施冬, 陈军, 朱庆.
基于GIS的油气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592-596.
|
[13] |
王冲, 李清泉, 陈珉.
基于J2ME开发平台的SVG应用组件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1): 86-89,99.
|
[14] |
熊汉江, 龚健雅, 朱庆.
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与可视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5): 393-398.
|
[15] |
马飞.
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87-187.
|
[16] |
龚健雅, 朱欣焰, 李爱勤, 吴华意.
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吉奥之星NT版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关键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3): 187-190,194.
|
[17] |
李清泉, 李德仁.
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2): 128-133.
|
[18] |
马飞, 李德仁.
数学形态学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1): 41-45,49.
|
[19] |
蓝运超, 杨仁.
城市系统规划与遥感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1): 85-91.
|
[20] |
王家耀.
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67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