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俊平, 周建华, 严宇, 陈倩, 王彬.
GNSS数据处理时空参数的相关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1): 1649-16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78
|
[2] |
王晨, 郭靖, 赵齐乐.
偏航姿态对GPS和GLONASS精密轨道和钟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624-6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52
|
[3] |
程春泉, 张继贤, 黄国满, 马晶.
地心直角坐标系下的航摄光学影像严密定位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5): 605-61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32
|
[4] |
邹贤才, 李建成, 衷路萍, 徐新禹.
动力法校准GRACE星载加速度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3): 357-360.
|
[5] |
宁津生, 王华, 程鹏飞, 成英燕, 文汉江, 秘金钟.
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体系建设及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5): 569-57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81
|
[6] |
谌一夫, 刘璐, 张春玲.
ZY 3卫星在轨几何标定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5): 557-560.
|
[7] |
魏子卿.
大地坐标系新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883-886.
|
[8] |
赵齐乐, 郭靖, 柳响林, 施闯.
利用星载GPS历元差分计算的平均加速度反演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0): 1168-1171.
|
[9] |
罗志才, 钟波, 宁津生, 杨光.
GOCE卫星轨道摄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757-760.
|
[10] |
陈俊平, 王解先, 曹月玲.
IAU2000决议对卫星轨道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): 81-84.
|
[11] |
邹贤才, 李建成, 罗佳, 徐新禹.
星载加速度计的动力法校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152-1155.
|
[12] |
周旭华, 吴斌, 彭碧波, 许厚泽.
利用CHAMP科学轨道数据和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2): 172-175.
|
[13] |
李世安, 刘经南, 施闯.
应用GPS建立区域独立坐标系中椭球变换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0): 888-891.
|
[14] |
陈俊勇.
地球重力场、重力、重力梯度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377-37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1
|
[15] |
罗佳, 宁津生, 晁定波, 徐晓华.
CHAMP星载加速度计数据(0.1Hz)处理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380-38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2
|
[16] |
施一民.
测地坐标系的优良性质及其在大城市精密定位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710-713.
|
[17] |
李朝奎, 朱庆, 王涛, 赵杰.
参心大地坐标系中的几何量算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49-152,157.
|
[18] |
魏子卿.
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换代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38-143,148.
|
[19] |
王泽民, 刘经南.
球面坐标系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209-212.
|
[20] |
崔春芳.
人造卫星轨道倾角函数的递推公式——杨辉公式的一个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2): 33-4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