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朱杰, 张宏军.
面向仿真事件的战场地理环境时空过程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9): 1367-1377, 14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75
|
[2] |
李宗华, 孟成, 周海燕, 潘琛玲.
一种基于4D流本体建设工程时空数据模型的地理要素更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2): 2310-23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73
|
[3] |
周晓光, 赵肄江, 李光强, 张攀.
顾及信誉的众源时空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): 10-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378
|
[4] |
邓文彬, 许闯, 阿力甫·, 努尔买买提.
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时变信号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): 72-7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61
|
[5] |
刘晓慧, 吴信才, 罗显刚.
面向对象的地质灾害数据模型与时空过程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8): 958-962.
|
[6] |
李德仁, 姚远, 邵振峰.
海岛礁及周边复杂环境动态三维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11): 1261-1265.
|
[7] |
孔云峰.
地理视频数据模型设计及网络视频GIS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2): 133-137.
|
[8] |
李子阳, 郭丽, 顾冲时.
大坝监测资料的时变Kalman预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8): 991-995.
|
[9] |
丛培江, 郑东健, 仲琳.
大坝应力应变监测的多因素时变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9): 914-917.
|
[10] |
罗静, 崔伟宏, 牛振国.
面向对象的超图时空推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): 90-93.
|
[11] |
李清泉, 杨必胜, 郑年波.
时空一体化GIS-T数据模型与应用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1034-1041.
|
[12] |
舒红.
Gail Langran时空数据模型的统一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8): 723-726.
|
[13] |
张晓祥, 姚静, 李满春.
基于矢量数据模型的模糊地理对象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7): 616-619.
|
[14] |
雷起宏, 刘耀林, 尹章才, 何建华.
基于加权图的地籍时空数据描述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7): 640-642.
|
[15] |
龚建华, 林珲.
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704-708.
|
[16] |
汪孔政.
时变参数PGM(1,1)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5): 456-459.
|
[17] |
尹章才, 李霖.
基于Petri网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40-743.
|
[18] |
舒红, 陈军, 杜道生, 周勇前.
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3): 229-233.
|
[19] |
李伟生, 许云涛, 胡启平.
适合共享的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1): 82-85.
|
[20] |
李德仁, 龚健雅.
面向目标数据模型在地理属性数据库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4): 1-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