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兴国, 刘学军, 王思宁, 刘洋.
监控视频与2D地理空间数据互映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8): 1130-113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817
|
[2] |
俞肇元, 袁林旺, 罗文, 易琳.
GIS时空分析系统的Clifford代数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2): 1397-1401.
|
[3] |
刘耀林, 任周桥, 吕晓男, 焦利民.
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2): 149-152.
|
[4] |
杨勇, 李霖, 王红, 朱海红.
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地图制图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3): 261-264.
|
[5] |
黄鸿, 龚健雅, 钟正.
地下管线数据的智能化检查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8): 731-734.
|
[6] |
黄正东, 于卓, 汪斌.
一种面向对象的多层次公交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58-361.
|
[7] |
梅琨, 边馥苓.
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元数据框架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356-359.
|
[8] |
林宗坚, 张永红.
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7): 569-572.
|
[9] |
熊庆文, 边馥苓.
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移动GIS应用体系结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86-89.
|
[10] |
徐爱萍, 边馥苓.
GIS中文查询系统的词典设计与分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348-351.
|
[11] |
万江波, 祝国瑞, 彭秋苟.
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4): 355-358.
|
[12] |
李德仁, 杨海峰, 赵双明, 史章君.
基于GIS的国民经济动员分析决策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4): 283-286.
|
[13] |
刘经南, 刘晖.
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——城市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3): 259-264.
|
[14] |
张建群, 梁娟珠.
利用MMS实现移动空间信息服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1): 115-119.
|
[15] |
曹瑜, 胡光道, 杨志峰, 沈珍瑶.
基于GIS有利成矿信息的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167-176.
|
[16] |
李德仁, 李清泉, 谢智颖, 朱欣焰.
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1): 1-8.
|
[17] |
龚健雅, 朱欣焰, 朱庆, 熊汉江.
面向对象集成化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4): 289-293.
|
[18] |
陈能成, 龚健雅, 鄂栋臣.
互联网南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2): 132-136.
|
[19] |
张保钢, 朱凌, 朱光.
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2): 134-137,141.
|
[20] |
朱庆.
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——-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24-12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