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徐斌, 张艳.
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6): 866-8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95
|
[2] |
王志军, 顾冲时, 张治军.
GIS支持下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): 64-68.
|
[3] |
黄丽娜, 郑斌, 吴志华, 费立凡.
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的动态归属及可视化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4): 426-429.
|
[4] |
刘耀林, 任周桥, 吕晓男, 焦利民.
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49-152.
|
[5] |
刘耀林.
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1): 1050-1055.
|
[6] |
陈鹏, 孟令奎, 宋杨.
三维GIS中基于空间拓扑约束条件的R树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347-349.
|
[7] |
乐小虬, 杨崇俊, 于文洋.
基于空间语义角色的自然语言空间概念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2): 1100-1103.
|
[8] |
李定平, 胡光道, 程路.
MapGIS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典型问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1029-1032.
|
[9] |
刘文新, 边馥苓, 文余源.
城市客户空间关系管理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72-475.
|
[10] |
张建群, 梁娟珠.
利用MMS实现移动空间信息服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1): 115-119.
|
[11] |
郭菁, 郭薇, 胡志勇.
大型GIS空间数据库的有效索引结构QR-树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06-310.
|
[12] |
陈军, 赵仁亮, 乔朝飞.
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32-37.
|
[13] |
李德仁, 李清泉, 谢智颖, 朱欣焰.
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1): 1-8.
|
[14] |
王树良, 李德仁, 史文中, 王新洲.
地学粗空间的理论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274-282.
|
[15] |
胡鹏, 杨传勇, 胡海, 李圣权.
GIS的基本理论问题——地图代数的空间观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616-621.
|
[16] |
陈斐, 杜道生.
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391-396.
|
[17] |
夏幼明, 刘海庆, 徐天伟.
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的形式转换及推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4): 369-373.
|
[18] |
赵仁亮, 陈军, 李志林, 张学庄.
基于V9I的空间关系映射与操作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4): 318-323.
|
[19] |
邸凯昌, 李德仁, 李德毅.
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1): 6-10.
|
[20] |
张巍, 许云涛, 龚健雅.
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1): 18-2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