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海燕, 庞小平.
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2): 249-252+257.
|
[2] |
胡圣武, 王育红.
基于事件树和模糊理论的GIS动态地质灾害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7): 983-98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73
|
[3] |
俞肇元, 袁林旺, 罗文, 易琳.
GIS时空分析系统的Clifford代数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2): 1397-1401.
|
[4] |
杨勇, 李霖, 王红, 朱海红.
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地图制图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3): 261-264.
|
[5] |
刘耀林, 任周桥, 吕晓男, 焦利民.
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2): 149-152.
|
[6] |
庞小平, 鄂栋臣, 王自磐, 孙芳蒂.
基于GIS的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1): 1174-1177.
|
[7] |
黄丽娜, 郑斌, 吴志华, 费立凡.
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的动态归属及可视化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4): 426-429.
|
[8] |
张欣, 钟耳顺.
基于GIS的应急预案过程动态推演模拟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3): 281-284.
|
[9] |
李清泉, 李汉武, 谢智颖, 徐迪红.
面向动态路径选择的路段行程时间的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6): 519-522.
|
[10] |
熊庆文, 边馥苓.
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移动GIS应用体系结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86-89.
|
[11] |
徐爱萍, 边馥苓.
GIS中文查询系统的词典设计与分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348-351.
|
[12] |
李德仁, 杨海峰, 赵双明, 史章君.
基于GIS的国民经济动员分析决策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4): 283-286.
|
[13] |
崔煦, 傅仲良.
基于UML的地籍信息系统开发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1): 105-110,119.
|
[14] |
陈军, 赵仁亮, 乔朝飞.
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32-37.
|
[15] |
陈斐, 杜道生.
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4): 391-396.
|
[16] |
陈能成, 龚健雅, 鄂栋臣.
互联网南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2): 132-136.
|
[17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8] |
邸凯昌, 李德仁, 李德毅.
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1): 6-10.
|
[19] |
孔金玲.
基于GIS技术的公路选线多方案综合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3): 213-215,220.
|
[20] |
朱庆.
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——-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24-12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