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武雪玲, 杨经宇, 牛瑞卿.
一种结合SMOTE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8): 1223-123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27
|
[2] |
门计林, 刘越岩, 张斌, 周繁.
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级联的高分影像土地利用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2): 1841-18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37
|
[3] |
王春艳, 刘佳新, 徐爱功, 王玉, 隋心.
一种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模糊监督分类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6): 922-9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26
|
[4] |
林雪原, 鞠建波.
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的GPS/SIN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601-604.
|
[5] |
张正禄, 王小敏, 邓勇, 谢年生.
模糊神经网络在变形分析与预报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): 6-8.
|
[6] |
吴柯, 牛瑞卿, 李平湘, 张良培.
基于模糊ARTMAP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297-300.
|
[7] |
张正禄, 汪宏晨, 邓勇, 谢年生.
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387-1389.
|
[8] |
俞艳, 何建华, 袁艳斌.
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73-276.
|
[9] |
胡春春, 孟令奎, 谢文君, 周新忠.
空间数据模糊聚类的有效性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740-743.
|
[10] |
汤皓, 陈国兴.
基于GIS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场地地震液化势风险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727-730.
|
[11] |
俞艳, 郭庆胜, 何建华, 刘玉春.
基于Web服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PSE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6): 544-547.
|
[12] |
林爱文, 庞艳.
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递阶模糊评价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7): 624-627.
|
[13] |
黄海, 祝国瑞.
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土地合理储备量预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6): 561-563.
|
[14] |
王新洲, 邓兴升.
大坝变形预报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588-591.
|
[15] |
刘耀林, 焦利民.
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283-287.
|
[16] |
周扬眉, 刘经南, 李信.
评价GPS相位模糊度整数解正确性的严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1004-1007.
|
[17] |
邓跃进, 王葆元, 张正禄.
边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26-31.
|
[18] |
詹庆明, 周婕, 肖映辉.
用GIS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67-171.
|
[19] |
刘耀林, 刘艳芳, 夏早发.
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1): 71-75.
|
[20] |
郭庆胜.
微机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41-4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