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振洪, 李鹏, 丁咚, 王厚杰.
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1927-194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95
|
[2] |
张军龙, 任金卫, 徐岳仁, 陈长云.
网格DEM剖面方法获取岷江上游层状地貌参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78-1382.
|
[3] |
晏实江, 汤国安, 李发源, 董有福.
利用DEM边缘检测进行黄土地貌沟沿线自动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63-367.
|
[4] |
胡海, 游涟, 胡鹏, 彭会琨.
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分析和选择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82-85.
|
[5] |
陈楠, 王钦敏.
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——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692-695.
|
[6] |
胡鹏, 高俊.
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40-942.
|
[7] |
胡鹏, 白轶多, 胡海.
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352-357.
|
[8] |
刘水强, 陈继业, 朱鸿鹏.
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伪装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652-655.
|
[9] |
余建伟, 朱海红, 姜文亮, 应申.
基于熵的彩色晕渲图设色方案辅助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302-305.
|
[10] |
王建, 杜道生.
规则格网DEM自动综合方法的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111-1114.
|
[11] |
朱庆, 李逢春, 张叶廷.
一种复杂轮廓线的真三维TIN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3): 259-262.
|
[12] |
胡石元, 李德仁, 刘耀林.
基于数字地价模型的地价监测点配置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9): 838-841.
|
[13] |
江帆, 王志伟, 朱长青, 安敏.
基于地性线的不规则三角网优化构建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2): 124-126.
|
[14] |
白建军, 赵学胜, 陈军.
基于椭球面三角格网的数字高程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383-387.
|
[15] |
许妙忠, 李德仁.
基于点删除的地形TIN连续LOD模型的建立和实时动态显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21-325.
|
[16] |
杨杰, 廖明生, 江万寿, 杨文.
从单幅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537-541.
|
[17] |
朱庆, 李志林, 龚健雅, 眭海刚.
论我国“1: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”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29-133.
|
[18] |
朱英浩, 张祖勋, 张剑清.
顾及地形的城市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3): 199-203.
|
[19] |
朱庆, 陈楚江.
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建立及其动态更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3): 204-207.
|
[20] |
邱卫宁.
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199-20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