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利, 许豪, 舒宝, 义琛, 田云青.
利用互信息和IPSO-LSTM进行滑坡监测多源数据融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10): 1478-14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131
|
[2] |
王育红, 张合兵, 郭增长, 张连蓬.
基于矢量数据的LUCC广义转移矩阵自动挖掘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851-8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60
|
[3] |
何占军, 邓敏, 蔡建南, 刘启亮.
顾及背景知识的多事件序列关联规则挖掘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5): 766-77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16
|
[4] |
万幼, 周脚根, 翁敏.
点集数据不规则形状时空异常聚类模式挖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7): 924-93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69
|
[5] |
王艳东, 李昊, 王腾, 朱建奇.
基于社交媒体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挖掘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3): 290-2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04
|
[6] |
李德仁, 姚远, 邵振峰.
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6): 631-64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35
|
[7] |
陈佳, 胡波, 左小清, 乐阳.
利用手机定位数据的用户特征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6): 734-73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66
|
[8] |
孔令桥, 秦昆, 龙腾飞.
利用二型模糊聚类进行全球海表温度数据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2): 215-219.
|
[9] |
牛瑞卿, 韩舸.
利用数据挖掘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流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7): 869-872.
|
[10] |
沙宗尧, 李晓雷.
异质环境下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2): 1480-1484.
|
[11] |
朱玉, 张虹, 孔令东.
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2): 1485-1489.
|
[12] |
李光强, 邓敏, 朱建军.
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2): 1242-1245.
|
[13] |
宁津生, 郭金来.
地球重力场可视化数据挖掘平台WHU-3 Dgravity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945-949.
|
[14] |
马荣华, 何增友.
从空间数据库中挖掘频繁邻近类别集的一种新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2): 112-114.
|
[15] |
葛小三.
基于网格技术的空间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2): 1105-1107.
|
[16] |
马荣华, 何增友.
从GIS数据库中挖掘空间离群点的一种高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679-682.
|
[17] |
贾泽露, 刘耀林, 张彤.
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0): 916-919.
|
[18] |
王新洲.
论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1-4.
|
[19] |
李德仁, 王树良, 李德毅, 王新洲.
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3): 221-233.
|
[20] |
李德仁, 王树良, 史文中, 王新洲.
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6): 491-49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