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宁津生, 王华, 程鹏飞, 成英燕, 文汉江, 秘金钟.
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体系建设及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5): 569-57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81
|
[2] |
许闯, 吴云龙, 罗志才, 刘焱雄, 赵珞成.
基于短时间序列重力观测数据的潮汐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2): 176-181+187.
|
[3] |
赵珞成, 罗志才, 许闯, 何志堂, 刘焱雄.
岛礁重力测量潮汐改正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913-91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70
|
[4] |
魏子卿.
大地坐标系新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883-886.
|
[5] |
杨元喜, 曾安敏.
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模式及其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771-774.
|
[6] |
魏二虎, 刘经南, 李征航, 施闯.
空间VLBI观测量估计大地测量参数的模拟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0): 875-878.
|
[7] |
魏子卿.
论我国大地测量基础建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23-26.
|
[8] |
刘大杰, 冯延明.
动态大地测量的平差基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69-72,109.
|
[9] |
李朝奎, 朱庆, 王涛, 赵杰.
参心大地坐标系中的几何量算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49-152,157.
|
[10] |
魏子卿.
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换代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38-143,148.
|
[11] |
黄谟涛, 翟国君, 欧阳永忠, 陆秀平.
机载激光测深中的波浪改正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389-392.
|
[12] |
陈俊勇.
中国大地测量的数据处理要科学界定潮汐改正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633-635.
|
[13] |
刘经南, 赵建虎.
海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软件包的研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43-247.
|
[14] |
金标仁, 申文斌.
相对论大地测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27-231.
|
[15] |
晁定波, 宁津生, 邱卫根.
整体大地测量的虚拟点质量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2): 1-7.
|
[16] |
李金文.
不同固体潮改正公式及国家重力网的统一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1): 51-56.
|
[17] |
单杰, 李德仁.
摄影测量与大地测量观测值联合平差的质量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4): 6-15.
|
[18] |
徐绍铨.
弦线法解算大地测量主题精密公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1): 19-27.
|
[19] |
许才军, 刘大杰.
广义相对误差椭球(圆)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9-27.
|
[20] |
黄永强.
FFT实现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类型转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4): 86-9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