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凯, 舒红, 聂磊, 焦振航.
一种遥感土壤湿度误差空间协方差的估算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5): 751-7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133
|
[2] |
敖敏思, 朱建军, 胡友健, 叶险峰.
利用窗口GPS多径干涉相位反演土壤湿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9): 1328-1332, 134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46
|
[3] |
梁勇, 杨磊, 吴秋兰, 洪学宝, 汉牟田, 杨东凯.
地表粗糙度影响下的GNSS-R土壤湿度反演仿真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0): 1546-155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57
|
[4] |
刘英, 吴立新, 岳辉.
基于梯度结构相似度的矿区土壤湿度空间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): 87-9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16
|
[5] |
陈传法, 闫长青, 刘凤英, 赵娜, 刘国林.
一种综合考虑采样点水平和高程误差的DEM建模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5): 739-74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95
|
[6] |
顾留碗, 王春, 李鹏, 王靖, 王壮壮.
利用DEM提取山顶点精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131-13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386
|
[7] |
陈传法, 刘凤英, 闫长青, 戴洪磊, 郭金运, 刘国林.
DEM建模的多面函数Huber抗差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6): 803-80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56
|
[8] |
敖敏思, 朱建军, 胡友健, 曾云, 刘亚东.
利用SNR观测值进行GPS土壤湿度监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): 117-120+127.
|
[9] |
李精忠, 刘剑炜, 杨泽龙.
DEM数据谷地分维值的估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1): 1277-1281.
|
[10] |
游炯, 张景雄.
土地覆盖信息尺度转换的判别空间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49-1352.
|
[11] |
朱莹, 刘学军, 赵静.
DEM构建中的断裂线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97-1101.
|
[12] |
张荞, 孙晓兵, 洪津, 龚忠清.
土壤湿度的偏振反演模型与实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08-712.
|
[13] |
陈传法, 岳天祥.
基于条件模拟的DEM误差曲面实现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197-200.
|
[14] |
王春, 刘学军, 汤国安, 陶旸.
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2): 146-149.
|
[15] |
王耀革, 朱长青, 王志伟.
数字高程模型(DEM)的整体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67-1470.
|
[16] |
张永红, 张继贤, 郭健, 曹银璇.
全球地图第一版中国土地覆盖产品的生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14-918.
|
[17] |
汤国安, 刘学军, 房亮, 罗明良.
DEM及数字地形分析中尺度问题研究综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2): 1059-1066.
|
[18] |
杨族桥, 郭庆胜.
基于提升方法的DEM多尺度表达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96-498.
|
[19] |
眭海刚, 朱庆, 龚健雅.
基于DEM及GIS的最佳位置的自动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8-141.
|
[20] |
郭斐, 陈惟杰, 朱逸凡, 张小红.
一种融合相位、振幅与频率的GNSS-I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-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64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