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顾国华, 王武星.
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.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8): 1191-1197, 12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63
|
[2] |
张睿, 杨元喜, 张勤, 黄观文, 王乐, 燕兴元, 瞿伟.
BDS/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5): 600-6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81
|
[3] |
陈冠旭, 刘焱雄, 柳响林, 戴礼文, 范士杰.
船载GNSS探测海洋水汽信息的影响因子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2): 270-27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28
|
[4] |
王勇, 刘严萍, 李江波, 柳林涛.
GPS和无线电探空的水汽变化与PM2.5/PM10变化的相关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2): 1626-163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28
|
[5] |
谢益炳, 陈俊平, 伍吉仓, 胡丛玮.
不同约束条件对电离层电子含量和硬件延迟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7): 799-803.
|
[6] |
邹友峰, 王勇, 闻德保, 苏幼坡.
利用不同气候类型的GPS可降水量比较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5): 573-576.
|
[7] |
张瑞, 宋伟伟, 朱爽.
地基GPS遥感天顶水汽含量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6): 691-693.
|
[8] |
陈永奇, 伍吉仓.
利用GPS监测区域地壳形变的理论与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961-966.
|
[9] |
黄劲松, 刘峻宁, 刘成宝, 田辉.
GPS信号载噪比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5): 427-430.
|
[10] |
党亚民, 程传录, 陈俊勇, 张鹏.
2005珠峰测高GPS测量及其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297-300.
|
[11] |
李国平, 黄丁发, 刘碧全.
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试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2): 1086-1089.
|
[12] |
蔡昌盛, 高井祥, 李征航.
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5): 451-453.
|
[13] |
朱新慧, 孙付平, 秦勇.
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4-608.
|
[14] |
曾旭平.
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3): 201-204.
|
[15] |
蔡昌盛, 李征航, 赵晓峰.
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4): 422-424.
|
[16] |
许才军, 王华, 黄劲松.
GPS与INSAR数据融合研究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58-61,78.
|
[17] |
陈武, 胡丛玮, 陈永奇, 丁晓利.
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6): 518-523.
|
[18] |
刘焱雄, 陈永奇, H. B. Iz.
可降水份的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2): 105-107.
|
[19] |
王解先.
简便实用的GPS网平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3): 273-276.
|
[20] |
赵少荣, 於宗俦, 陶本藻, 于正林.
断层区域的GPS监测点布设及其探测效果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3): 43-5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