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潘银, 邵振峰, 程涛, 贺蔚.
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城市内涝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1): 132-13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17
|
[2] |
徐斌, 张艳.
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866-8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95
|
[3] |
刘海燕, 庞小平.
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2): 249-252+257.
|
[4] |
俞肇元, 袁林旺, 罗文, 易琳.
GIS时空分析系统的Clifford代数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2): 1397-1401.
|
[5] |
许才军, 江国焰, 王浩, 温扬茂.
基于GIS的InSAR结果分析方法及在汶川Mw7.9级地震同震解释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4): 379-383.
|
[6] |
田智慧, 胡鹏.
村村通公路工程的GIS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6): 485-488.
|
[7] |
张晓东, 李德仁, 龚健雅, 秦前清.
遥感影像与GIS分析相结合的变化检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3): 266-269.
|
[8] |
万江波, 祝国瑞, 彭秋苟.
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4): 355-358.
|
[9] |
李德仁, 杨海峰, 赵双明, 史章君.
基于GIS的国民经济动员分析决策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4): 283-286.
|
[10] |
童小华, 刘大杰, 龚健雅.
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182-187.
|
[11] |
刘文新, 边馥苓, 文余源.
城市客户空间关系管理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4): 472-475.
|
[12] |
刘学锋, 孟令奎, 赵春宇, 黄长青.
基于GIS的盆地古构造重建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197-201,207.
|
[13] |
余洁, 边馥苓, 胡炳清.
基于GIS和SD方法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响应动态模拟预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1): 18-24.
|
[14] |
陈军, 赵仁亮, 乔朝飞.
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32-37.
|
[15] |
陈斐, 杜道生.
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4): 391-396.
|
[16] |
胡鹏, 杨传勇, 胡海, 李圣权.
GIS的基本理论问题——地图代数的空间观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6): 616-621.
|
[17] |
边馥苓, 王喜春, 孟令奎.
面向元功能的GIS分析与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3): 203-207.
|
[18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9] |
邸凯昌, 李德仁, 李德毅.
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1): 6-10.
|
[20] |
马飞, 李德仁.
数学形态学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1): 41-45,4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