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冯梦喆, 何建华, 汤青慧.
土地利用变化反事实情景模拟与评价——以湖北省嘉鱼县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9): 1122-1125.
|
[2] |
刘耀林, 夏寅, 刘殿锋, 洪晓峰.
基于目标规划与模拟退火算法的土地利用分区优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762-765.
|
[3] |
农宇, 王坤, 杜清运.
利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——以湖北省嘉鱼县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43-746.
|
[4] |
刘耀林, 洪晓峰, 刘殿锋, 夏寅.
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村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调控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52-755.
|
[5] |
刘耀林, 国洪艳, 唐旭, 赵翔.
面向多层次公众认知需求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重构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556-559.
|
[6] |
徐丙立, 林珲, 胡亚, 胡明远.
协同式空气污染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925-929.
|
[7] |
刘耀林, 李红梅, 杨淳惠.
基于本体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883-886.
|
[8] |
徐昔保, 杨桂山, 张建明.
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78-881.
|
[9] |
熊华, 刘耀林, 车珊珊, 张俊峰.
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366-369.
|
[10] |
曹丽琴, 张良培, 李平湘, 黄微.
城市下垫面覆盖类型变化对热岛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2): 1229-1232.
|
[11] |
张欣, 钟耳顺.
基于GIS的应急预案过程动态推演模拟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81-284.
|
[12] |
杨小雄, 刘耀林, 王晓红, 段滔.
基于约束条件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164-1167.
|
[13] |
曹雪, 柯长青.
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1): 958-961.
|
[14] |
万江波, 祝国瑞, 彭秋苟.
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55-358.
|
[15] |
龚健, 刘耀林.
基于SD-MOP整合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22-325.
|
[16] |
张红, 舒宁, 刘刚.
多时相组合分类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2): 131-134.
|
[17] |
余洁, 边馥苓, 胡炳清.
基于GIS和SD方法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响应动态模拟预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1): 18-24.
|
[18] |
耿红, 王泽民.
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2): 167-171.
|
[19] |
贾华, 祝国瑞.
土地利用规划中农作物单产预测的灰色-马尔可夫链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49-152.
|
[20] |
郭仁忠.
二维有序聚类方法及其在编制区划地图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2): 21-2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