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熙然, 李德仁, 薛勇, 汪云甲, 邵振峰.
地图图像智能识别与理解:特征、方法与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5): 641-6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300
|
[2] |
陈博, 佘江峰, 谈俊忠, 马劲松, 吴国平.
三维场景中建筑物模型简化研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9): 1429-14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70
|
[3] |
杜清运, 任福.
空间信息的自然语言表达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6): 682-6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18
|
[4] |
陈一祥, 秦昆, 冯霞.
一种使用局部空间统计量的高分辨率影像显著结构提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5): 531-53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144
|
[5] |
金标, 胡文龙.
一种定量化表达的空间关系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879-882.
|
[6] |
姬存伟, 武芳, 巩现勇, 焦洋洋.
居民地要素增量信息表达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857-861.
|
[7] |
黄雪萍, 邓敏, 吴静, 马杭英.
线面目标自然语言空间关系集成表达与描述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2): 230-234.
|
[8] |
陆锋, 刘焕焕, 陈传彬.
一种中文自然语言表达交通信息的跨阶分词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43-947.
|
[9] |
熊丽音, 陆锋, 陈传彬.
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连通关系表达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4): 393-396.
|
[10] |
马亚明, 徐杨, 张江水.
空间索引与多尺度表达的一体化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2): 1237-1241.
|
[11] |
吴立新, 陈学习, 车德福, 徐磊.
一种基于GTP的地下真3D集成表达的实体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331-335.
|
[12] |
晖, 卢健, 孙小芳.
人脸识别中嵌入式隐Markov模型结构的优化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7): 573-575.
|
[13] |
王守彬, 王新洲, 洪光祥, 黄启顺.
手部腕关节面数学形态表达模型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): 31-33.
|
[14] |
杜清运, 邬国锋, 蔡忠亮.
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18-24.
|
[15] |
舒红, 陈军, 杜道生, 樊启斌.
时态对象结构的代数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37-140.
|
[16] |
郑宏, 郑肇葆.
基于MRF的航空影像理解的知识获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4): 314-317.
|
[17] |
钟业勋, 聂鸿猷.
比较过程理论结构模型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63-166.
|
[18] |
刘凤德, 郏卫萍, 邱峰, 刘先林.
JX-4A数字摄影测量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3): 269-272,276.
|
[19] |
郭庆胜, 费立凡.
等高线的树结构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44-46.
|
[20] |
钟业勋, 胡毓钜.
地图的集合模型(表达式)及比较应用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1): 58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