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卢剑, 张学东, 张健钦, 郭小刚, 张悦颖.
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交通指数时间序列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2): 1981-19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35
|
[2] |
王米琪, 艾廷华, 晏雄锋, 肖屹.
图卷积网络模型识别道路正交网格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2): 1960-19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22
|
[3] |
徐江河, 张飞舟, 张立福, 邓楚博, 孙雪剑.
一种综合利用图像和光谱信息的物体真假模式识别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8): 1174-118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39
|
[4] |
范仲鸣, 李精忠, 张小波.
矢量多边形模式识别的小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0): 1400-1405, 14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88
|
[5] |
巩现勇, 武芳, 钱海忠, 马克楠.
建筑群多连通直线模式的参数识别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3): 335-33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708
|
[6] |
田晶, 何遒, 周梦杰.
运用主成分分析识别道路网中的网格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5): 604-607.
|
[7] |
田晶, 张泊宇, 杨雯雨.
对自组织映射聚类实现道路网网格模式识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1): 1330-1334.
|
[8] |
田晶, 艾廷华, 雷华清.
运用自组织映射识别街道网中的网格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3): 362-365.
|
[9] |
王树良, 邹珊珊, 操保华, 谢媛.
利用数据场的表情脸识别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6): 738-742.
|
[10] |
陈飞, 胡鹏, 王秀芳, 王坤.
基于距离变换的提取和识别点状符号的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2): 1172-1175.
|
[11] |
陈玉敏, 龚健雅.
基于模糊数学的多因素道路网权值确定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0): 928-931.
|
[12] |
王树根.
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模型框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5): 543-547.
|
[13] |
张祖勋, 张剑清, 张力.
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7-11.
|
[14] |
史文中, 刘文宝.
地图手工数字化对点误差的统计分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1): 55-58.
|
[15] |
黄幼才, 刘文宝.
数字化误差建模中的粗差探测和抗差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2): 151-156.
|
[16] |
刘少创, 林宗坚.
基于神经网络的地图数字注记识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3): 194-198.
|
[17] |
刘文宝, 黄幼才.
地图曲线数字化误差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4): 352-358.
|
[18] |
郭庆胜, 颜辉武.
地形图综合对数字化的需求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S1): 23-26.
|
[19] |
黄幼才, 刘友光.
X光摄影测量在人体手腕骨骨龄评定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3): 59-68.
|
[20] |
薄立, 张云虎, 王耀东, 高宝山.
布面疵点光学/计算机混合识别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3): 65-7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