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孙立双, 韩耀辉, 谢志伟, 李如仁.
采用夜光遥感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的邻域极值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0): 1619-162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10
|
[2] |
唐露露, 张立华, 贾帅东, 李彬彬.
利用缓冲区动态生长模型进行岛屿自动选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12): 1874-188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56
|
[3] |
崔晓杰, 王家耀, 巩现勇, 赵耀.
利用模糊密度聚类和双向缓冲区自动识别热点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1): 84-9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58
|
[4] |
邹进贵, 陈艳华, 丁鸽, 宣伟.
利用DMSP/OLS灯光影像提取城镇建成区的聚类阈值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2): 196-20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079
|
[5] |
黄先锋, 李娜, 张帆, 万文辉.
利用LiDAR点云强度的十字剖分线法道路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12): 1563-15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40
|
[6] |
王磊, 郭际明, 申丽丽, 高奋生.
顾及椭球面不平行的椭球膨胀法在高程投影面变换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6): 725-728.
|
[7] |
刘 鹏, 郭庆胜, 翁 杰, 龙 毅.
双线河向单线河转换的一种改进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3): 362-364.
|
[8] |
翁杰, 郭庆胜, 王晓妍, 刘鹏.
一种改进的图斑合并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9): 1116-1119.
|
[9] |
胡举, 杨辽, 沈金祥, 吴小波.
一种基于分割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3): 318-321.
|
[10] |
董箭, 彭认灿, 陈轶, 李宁.
一种基于缓冲区边界相向逼近求交模型的曲线间中心线生成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9): 1120-1123.
|
[11] |
李清泉, 雷波, 毛庆洲, 傅智能.
利用激光三角法进行快速车辙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3): 302-307.
|
[12] |
王结臣, 沈定涛, 崔璨.
缓冲区生成的游程刷叠置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9): 1121-1124.
|
[13] |
邓敏, 陈杰, 李志林.
计算地图线目标分形维数的缓冲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6): 745-747.
|
[14] |
彭认灿, 陈轶, 刘国辉, 郭立新.
MapInfo系统线(面)目标缓冲区构建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8): 719-722.
|
[15] |
艾廷华, 陈涛.
基于三角网的“种子法”多边形生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): 14-19.
|
[16] |
王振杰, 欧吉坤, 曲国庆, 韩保民.
用L-曲线法确定半参数模型中的平滑因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651-653.
|
[17] |
王振杰, 欧吉坤.
用L-曲线法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3): 235-238.
|
[18] |
张祖勋, 鲍秀芝, 曹辉.
圆弧样条曲线与小弧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3): 189-193.
|
[19] |
吕荣峰.
正交三角分解法及其在光束法平差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3): 105-114.
|
[20] |
李德仁.
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粗差和系统误差区分可能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5, 10(3): 33-4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