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谢萍, 张双喜, 周吕, 李庆隆, 肖家豪, 蔡剑锋.
武汉市中心城区地表形变与洪涝灾害防治新策略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7): 1015-102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39
|
[2] |
眭海刚, 赵博飞, 徐川, 周明婷, 杜卓童, 刘俊怡.
多模态序列遥感影像的洪涝灾害应急信息快速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10): 1441-144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465
|
[3] |
徐美, 刘舒, 孙杨, 姚永慧.
利用洪涝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快速识别与预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8): 1185-119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22
|
[4] |
董燕妮, 杜博, 张乐飞, 张良培.
基于局域自适应信息理论测度学习的高光谱目标探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8): 1271-127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04
|
[5] |
沈永林, 刘修国, 吴立新, 苏红军, 何浩.
Hyperion高光谱影像坏线修复的局部空间-光谱相似性测度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4): 456-46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07
|
[6] |
刘凤珠, 张景雄, 林宗坚, 阳柯.
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灰度与纹理信息测度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3): 415-42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29
|
[7] |
张卡, 盛业华, 管忠诚, 李佳.
基于NSCT的立体影像匹配相似性测度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457-46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346
|
[8] |
潘励, 何潇.
环境减灾卫星CCD影像精纠正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6): 631-636.
|
[9] |
李斌, 燕琴, 张丽, 梁勇.
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特征的MODIS时序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789-793.
|
[10] |
谭琨, 杜培军, 王小美.
利用分离性测度多类支持向量机进行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71-175.
|
[11] |
刘耀林, 刘殿锋, 洪晓峰, 夏寅.
基于知识推理的土地退化程度评价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0): 1250-1254.
|
[12] |
闫超德, 白建军, 赵仁亮.
基于Voronoi图的点状目标邻近空间分布测度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): 48-51.
|
[13] |
杨鸣, 康立山, 吴燕来.
动态多目标TSP中动态程度和目标冲突程度的度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216-219.
|
[14] |
黄兴, 张敏瑞.
图像置乱程度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5): 465-468.
|
[15] |
方圣辉, 龚浩.
动态调整权重的光谱匹配测度法分类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2): 1044-1046.
|
[16] |
陈晓军, 刘庆生, 张宏业.
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60-265.
|
[17] |
周世健, 陈永奇, 邓康伟.
污染分布下的Lp估计抗差测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1): 71-74,89.
|
[18] |
廖明生, 邹尚辉, 杨杰, 赵俊华.
洪涝灾害灾情分析和评估的遥感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3): 252-254.
|
[19] |
祝国瑞, 黄采芝.
一览图上居民地要素语义信息量的测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4): 89-96.
|
[20] |
梁龙, 宫阿都, 孙延忠, 陈云浩.
不可移动文物季节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——以福建省国保古遗址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600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