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乐洋, 邹传义.
乘性误差模型参数估计及精度评定的Sterling插值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2): 219-22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52
|
[2] |
杨建雷, 金天, 黄智刚, 秦红磊, 崔吉慧.
GNSS信号多径误差非包络评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2): 262-2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073
|
[3] |
胡长江, 李英冰.
GNSS-R星载测高的动态性误差和信号平行误差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2): 1695-170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819
|
[4] |
师芸.
加乘性混合误差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33-10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355
|
[5] |
李永生, 张景发, 李振洪, 姜文亮, 罗毅, 赵勇.
时序InSAR离散相干点相位解缠误差检查与校正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0): 1199-1203.
|
[6] |
易文婷, 宋伟伟, 施闯, 税敏.
相位绕转误差对实时动态PPP数据预处理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1): 1341-1344.
|
[7] |
许才军, 温扬茂.
基于InSAR数据的西藏玛尼Ms7.9级地震的地壳不均匀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46-849.
|
[8] |
吴雨航, 陈秀万, 吴才聪.
利用信噪比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42-845.
|
[9] |
许才军, 王华.
InSAR相位解缠算法比较及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67-71.
|
[10] |
周世健, 官云兰, 鲁铁定, 臧德彦.
误差分布的解析拟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5): 455-458.
|
[11] |
张景雄, 杜道生, 孙家抦.
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矢量数据的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49-54.
|
[12] |
金淑英, 包更生, 马洪超, 申屠海港.
海底视像图像的灰度不均匀校正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531-536.
|
[13] |
何平安, 唐务浩, 余长明, 杨晋陵.
激光扫平仪光束水平误差的检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80-182.
|
[14] |
徐前徽, 陶守玉.
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初相角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82-184.
|
[15] |
史宣庭, 唐务浩.
水准仪综合误差室内检定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83-185.
|
[16] |
党亚民, 丘其宪, 徐善.
LCR-G型重力仪周期误差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20-123.
|
[17] |
叶晓明.
抽样测时法实现高精度脉冲测距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4): 359-361.
|
[18] |
孙海燕.
误差分布的统-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3): 49-56.
|
[19] |
徐前徽.
相位式测距仪周期误差新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1): 82-88.
|
[20] |
晁定波, E·, M·, 巴克尔.
Lacoste-Romberg “G”型重力仪周期误差检定的优化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1): 32-4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