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柳絮, 王坚, 李文.
集成变分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-黄变换的结构振动时频提取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11): 1686-169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646
|
[2] |
张李盈, 李东宸, 任景莉.
多阶段动态时滞动力学模型的COVID-19传播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5): 658-66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06
|
[3] |
赵英豪, 周乐韬, 冯威, 姜中山, 罗晨曦.
GPS接收机硬件延迟时变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8): 1212-121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37
|
[4] |
张兵兵, 王正涛, 冯建迪, 邱耀东.
伪随机脉冲先验值对低轨卫星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8): 1222-1227, 124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168
|
[5] |
张彤, 马帅, 沈宏.
面向公平分配的时变应急服务覆盖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2): 1681-168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65
|
[6] |
邓文彬, 许闯, 阿力甫·, 努尔买买提.
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时变信号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72-7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61
|
[7] |
张希, 唐红涛, 贾鹏, 巩守文.
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6): 710-715.
|
[8] |
李子阳, 郭丽, 顾冲时.
大坝监测资料的时变Kalman预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991-995.
|
[9] |
丛培江, 郑东健, 仲琳.
大坝应力应变监测的多因素时变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9): 914-917.
|
[10] |
申文斌, 陈巍, 李进.
基于时变地球主惯性矩的三轴地球的自由Euler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59-863.
|
[11] |
韩保民, 朱秀英, 柳林涛, 曲国庆.
伪随机脉冲估计及其在简化动力学定轨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66-469.
|
[12] |
汪孔政.
时变参数PGM(1,1)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456-459.
|
[13] |
孟令奎, 赵春宇, 林志勇, 黄长青.
基于地理事件时变序列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202-207.
|
[14] |
管昌生, 韩光东.
抗震结构时变抗力及其动力可靠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73-276.
|
[15] |
徐贵章.
变截面高耸结构抗震设计的分析与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408-413.
|
[16] |
管昌生, 韩光东, 张鹏, 李桂青.
模糊随机时变结构及其时变动力可靠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3): 297-301.
|
[17] |
吴素芹.
GPS网可靠性强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3): 27-35.
|
[18] |
赵国传, 何绪江, 张经家.
光致色变-感光性刻图膜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4, 9(2): 87-93.
|
[19] |
陈晓东, 郭金运, 孙明智, 朱广彬, 常晓涛.
青藏高原区域不同地表类型对应后向散射系数的时变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688
|
[20] |
雷雨, 赵丹宁.
附有时变参数的周期项模型在极移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07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