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志军, 顾冲时, 张治军.
GIS支持下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): 64-68.
|
[2] |
徐爱萍, 边馥苓.
GIS中文查询系统的词典设计与分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348-351.
|
[3] |
汤仲安, 王新洲, 纪现华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1): 968-972.
|
[4] |
童小华, 刘大杰, 龚健雅.
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182-187.
|
[5] |
徐志红, 边馥苓, 陈江平.
基于事件语义的时态GIS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3): 311-315.
|
[6] |
朱庆, 李德仁, 龚健雅, 熊汉江.
数码城市GIS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1): 8-11,17.
|
[7] |
王新生, 姜友华, 涂超.
遗传算法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1): 82-85.
|
[8] |
张正禄, 罗年学, 黄全义, 梅文胜.
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4): 354-360.
|
[9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0] |
孙海燕, 李斐, 晁定波.
国家重力基本网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6): 496-499.
|
[11] |
邓跃进, 张正禄.
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05-110.
|
[12] |
利光秘, 李德仁.
优化投资评价模型建模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3): 276-278.
|
[13] |
孟令奎, 边馥苓, 刘玉贤.
GIS环境下污水管网设计流量的快速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1): 16-20.
|
[14] |
李德仁, 彭美云, 张菊清.
GIS中线要素的定位不确定性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4): 283-288.
|
[15] |
王新生.
线性规划原理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3): 269-272.
|
[16] |
陈永奇, 邓康伟.
以可区分度量为准则进行变形监测网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4): 29-33.
|
[17] |
彭先进.
论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3): 89-94.
|
[18] |
虞定麒, 金日守.
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2): 71-76.
|
[19] |
李德仁, 周勇前.
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2): 47-54.
|
[20] |
张正禄, 李晓东.
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2): 1-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