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付兵杰, 赵双明, 喻国荣, 赵帅华.
一种无需控制信息的智能手机自检校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2): 268-275, 28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32
|
[2] |
单杰.
光束法平差简史与概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1797-181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31
|
[3] |
徐振亮, 闫利, 马振玲, 李艳焕, 张毅.
轴角描述的光束法平差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865-8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76
|
[4] |
王任享, 王建荣, 胡 莘.
efp全三线交会光束法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7): 757-761.
|
[5] |
王涛, 张艳, 潘申林, 林丽霞.
机载三线阵CCD影像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9): 1073-1077.
|
[6] |
袁修孝, 季顺平, 谢酬.
基于已知定向参数影像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955-959.
|
[7] |
袁修孝, 朱武, 武军郦, 王瑞幺.
无地面控制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0): 852-857.
|
[8] |
王任享.
卫星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379-385.
|
[9] |
王任享.
利用模拟卫星摄影测量数据按EFP法光束法平差与直接前方交会计算高程的精度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487-490.
|
[10] |
袁修孝.
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观测值的自动定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15-118.
|
[11] |
袁修孝.
GPS辅助光束法平差的理论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94-398.
|
[12] |
袁修孝.
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系统偏移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3): 198-201,213.
|
[13] |
郑肇葆, 谭春健, 张润根.
按残差绝对值和最小原理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34-40.
|
[14] |
樊启斌.
方差分量估计的MINQE理论及其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00-108.
|
[15] |
张永生.
近景光束法自由网联合平差的实际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2): 100-108.
|
[16] |
吕荣峰.
正交三角分解法及其在光束法平差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3): 105-114.
|
[17] |
李德仁.
自检校平差中过度参数化的克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95-104.
|
[18] |
李德仁.
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粗差和系统误差区分可能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3): 33-49.
|
[19] |
李德仁.
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的验后权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2, 7(1): 16-24.
|
[20] |
李德仁.
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相关分析和附加参数显著性检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2): 46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