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韩松辉, 宫轶松, 李建文, 马朝忠, 李新娜, 郭淑妹.
基于ARMA模型的BDS卫星钟差异常值探测及其短期预报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2): 244-25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232
|
[2] |
黄博华, 杨勃航, 李锡瑞, 朱祥维, 王宇谱.
顾及一次差分数据结构特征的钟差预报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8): 1161-11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16
|
[3] |
梅长松, 黄海军, 蒋可, 夏磊, 潘雄.
级比离散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8): 1154-11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291
|
[4] |
宫晓春, 王宇谱, 王宁, 翟树峰, 吕志平.
GPS卫星钟差改正数实时预报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6): 867-87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154
|
[5] |
李成龙, 陈西宏, 刘继业, 吴文溢, 刘赞.
利用自适应TS-IPSO优化的灰色系统预报卫星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6): 854-85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101
|
[6] |
唐桂芬, 杨伟锋, 苏冉冉, 夏爱民.
基于星地/星间联合观测的时间比对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2): 183-18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66
|
[7] |
王利, 张勤, 黄观文, 田婕.
基于指数平滑法的GPS卫星钟差预报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7): 995-100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89
|
[8] |
易重海, 朱建军, 陈永奇, 戴吾蛟.
顾及卫星钟差插值误差的GPS精密单点定位观测值随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0): 1165-1168.
|
[9] |
何云峰, 于俊清.
面向可变权值的多特征索引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8): 920-924.
|
[10] |
路晓峰, 杨志强, 贾小林, 崔先强.
灰色系统理论的优化方法及其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492-495.
|
[11] |
郭海荣, 杨生, 杨元喜, 何海波.
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进行钟差预报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): 43-46.
|
[12] |
黄海, 祝国瑞.
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土地合理储备量预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6): 561-563.
|
[13] |
刘良明, 胡艳, 鄢俊洁, 谭德宝.
MODIS干旱监测模型各参数权值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2): 139-142.
|
[14] |
崔先强, 焦文海.
灰色系统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5): 447-450.
|
[15] |
周世健, 赖志坤, 藏德彦, 鲁铁定.
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及其计算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5): 451-455.
|
[16] |
袁修孝.
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观测值的自动定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2): 115-118.
|
[17] |
万幼川, 李植生, 梁小民, 刘良明.
湖泊水质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4): 375-381.
|
[18] |
赵国传, 刘京宏.
书刊文字排印质量的定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1): 87-90.
|
[19] |
张兴飞.
跨断层形变测量动态数据模型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2): 79-85.
|
[20] |
阚昊宇, 胡志刚, 吕逸飞, 谢新, 周仁宇, 赵齐乐.
利用不同时间同步体制钟差评估北斗三号星载原子钟性能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28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