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钱海忠, 王骁, 刘海龙, 何海威, 胡慧明.
利用内切圆内插等高线的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0): 1414-142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806
|
[2] |
杨族桥, 李洪省, 张青.
地形特征约束的等高线群渐进式简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4): 480-483.
|
[3] |
陈换新, 孙群, 刘新贵, 徐立.
彩色扫描地图中背景色的等高(等深)线矢量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5): 622-625.
|
[4] |
王宗跃, 马洪超, 彭检贵, 高广.
基于LiDAR数据生成光滑等高线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1): 1318-1321.
|
[5] |
刘文锴, 乔朝飞, 陈云浩, 赵仁亮.
等高线图信息定量度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57-159.
|
[6] |
郭庆胜, 杨族桥, 冯科.
基于等高线提取地形特征线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53-256.
|
[7] |
王涛, 毋河海, 刘纪平.
基于区间树索引的等高线提取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2): 131-134.
|
[8] |
黄培之.
基于等高线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8): 668-672.
|
[9] |
王涛, 毋河海.
等高线拓扑关系的构建以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438-44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14
|
[10] |
冯文灏, 李欣, 樊启斌.
三旋转自由度激光经纬仪的扫描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179-183.
|
[11] |
郭丙轩, 李德仁, 雷震.
基于轮廓形状分析的地形图数字注记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275-278.
|
[12] |
郭庆胜, 毋河海, 李沛川.
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规则和渐进式图形简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31-34.
|
[13] |
邓德祥, 苗京, 吴章华.
光滑条件约束下密集等高线识别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36-39.
|
[14] |
马飞.
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87-187.
|
[15] |
杨玉荣.
基于分形理论的地貌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54-158.
|
[16] |
邱卫宁.
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199-203.
|
[17] |
郭庆胜, 费立凡.
等高线的树结构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44-46.
|
[18] |
费立凡.
地形图等高线成组综合的试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6-22.
|
[19] |
赵小佩, 李俊英, 邓玲.
地性线自动识别与跟踪及其在地貌等高线图形自动综合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2): 102-111.
|
[20] |
费立凡.
利用栅格扫描数据进行等高线的自动成组综合(化简)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1): 87-10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