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丁士俊, 李鹏鹏, 邹进贵, 金银龙.
兰勃脱等角圆锥投影反解不同算法的解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9): 1452-145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383
|
[2] |
张建兴, 杨柳忠, 于静, 张宁.
基于影像重叠程度的初始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0): 1518-152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63
|
[3] |
樊子德, 李佳霖, 邓敏.
顾及多因素影响的自适应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6): 842-84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58
|
[4] |
金淑英, 胡芬, 王密, 潘俊.
一种TDICCD推扫影像的坐标反变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5): 590-5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11
|
[5] |
王云艳, 何楚, 赵守能, 陈东, 廖明生.
基于多层反卷积网络的SAR图像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0): 1371-137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66
|
[6] |
刘春燕, 王坚.
基于几何聚类指纹库的约束KNN室内定位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1): 1287-1292.
|
[7] |
杨晟, 李学军, 朱诗兵.
遥感影像匹配中的反定位误匹配剔除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9): 1083-1087.
|
[8] |
薛树强, 杨元喜.
广义反距离加权空间推估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2): 1435-1439.
|
[9] |
陈晖, 舒欣, 殷建平.
利用方向场进行指纹图像快速分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2): 165-169.
|
[10] |
杨静, 李文平, 张健沛.
一种基于SPA的多数据流同异反分析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92-97.
|
[11] |
姚彦鑫, 杨东凯, 丁凡, 张其善.
GPS码精密跟踪环路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1): 1355-1359.
|
[12] |
潘俊, 王密, 李德仁.
基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的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18-521.
|
[13] |
梅洋, 李霖, 贺彪.
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59-761.
|
[14] |
李厚朴, 边少锋.
辅助纬度反解公式的Hermite插值法新解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623-626.
|
[15] |
秘金钟, 蒋志浩, 张鹏, 党亚民.
IGS跟踪站与国内跟踪站联合处理的框架点选择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704-706.
|
[16] |
杜欣, 赵晓光.
基于彩色图像的机器人视觉跟踪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2): 136-139.
|
[17] |
邓术军, 郭建星.
一种适合于地图出版符号的反走样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2): 1120-1123.
|
[18] |
蔡金华, 龙毅, 毋河海, 陈丹.
基于反S数学模型的地图目标分形无标度区自动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49-253.
|
[19] |
沈未名, 江柳, 种衍文.
视频对象分割及跟踪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74-277.
|
[20] |
宁津生.
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471-474,48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