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祝意青, 刘芳, 张国庆, 赵云峰, 隗寿春.
中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2, 47(6): 820-8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127
|
[2] |
王晨辉, 郭伟, 孟庆佳, 刘炎炎, 毕逢东.
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方法及性能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2, 47(6): 990-99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102
|
[3] |
秦宏楠, 马海涛, 于正兴.
地基SAR技术支持下的滑坡预警预报分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1): 1697-17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68
|
[4] |
李兵权, 李永生, 姜文亮, 蔡建伟, 甘俊.
基于地基真实孔径雷达的边坡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7): 1093-109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49
|
[5] |
汤俊, 毛文飞.
多尺度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791-79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21
|
[6] |
李达, 邓喀中, 高晓雄, 牛海鹏.
基于SBAS-InSAR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0): 1531-15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66
|
[7] |
李永生, 张景发, 李振洪, 罗毅.
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1): 1374-1377.
|
[8] |
任超, 沙磊, 卢献健.
一种改进小波阀值算法的变形监测数据滤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7): 873-875.
|
[9] |
李振, 朱锋, 陈家君.
利用新息构造AKF估计和预报大坝变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4): 454-457.
|
[10] |
王利, 张勤, 管建安, 孔令杰.
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4): 422-426.
|
[11] |
陈鹏, 姚宜斌, 吴寒.
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3): 267-270.
|
[12] |
刘旭春, 易武, 李维功, 杨军.
利用GPS对太阳耀斑进行监测及预报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484-487.
|
[13] |
唐旭, 刘耀林, 汪普查.
城市地价动态变化监测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6): 517-520,524.
|
[14] |
曾旭平.
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3): 201-204.
|
[15] |
樊建新, 董绪荣, 罗定开, 刘广军.
动态测量问题数据处理的一个快速滤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11-114.
|
[16] |
陈永奇, James Lutes.
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4): 324-328,363.
|
[17] |
陈永奇, A·, 契尔赞诺夫斯基.
GPS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1): 1-9.
|
[18] |
刘镜年, 邵桂凤, 娄建朝.
布机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通讯和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3): 82-89.
|
[19] |
秦宏楠, 马海涛, 于正兴, 刘玉溪.
地基雷达干涉测量动态高频次数据用于滑坡早期预警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-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152
|
[20] |
王旭, 柴洪洲, 王昶, 李金生, 种洋.
一种新的北斗卫星钟差预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