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曾兴国, 左维, 李春来, 刘建军, 任鑫, 严韦, 刘宇轩, 高兴烨.
中国月球地形制图研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4): 570-57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77
|
[2] |
李精忠, 方文江.
顾及邻域结构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8): 1138-114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142
|
[3] |
谢天, 李精忠, 陈凯.
顾及线状要素综合要求的Morphing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5): 792-7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13
|
[4] |
方文江, 李精忠.
一种基于形状上下文特征匹配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7): 963-96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74
|
[5] |
李精忠, 吴晨琛, 杨泽龙, 黄进.
一种利用模拟退火思想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2): 1446-1451.
|
[6] |
潘东华, 王静爱, 贾慧聪.
线状自然灾害风险地图的自动综合——以铁路承灾体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2): 1500-1503.
|
[7] |
彭东亮, 邓敏, 徐枫.
顾及BLG树结构特征的线状要素Morphing变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9): 1120-1125.
|
[8] |
潘东华, 王静爱, 贾慧聪, 赵金涛.
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中的制图综合研究——以点状承灾体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51-55.
|
[9] |
罗广祥, 弓晓敏, 韩英英, 卢国梁.
面状要素空间邻近度量化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602-605.
|
[10] |
张晓通, 李霖, 舒亚东, 王红.
面状要素注记智能化配置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62-765.
|
[11] |
王玉海, 朱长青.
基于小波分析的线状要素压缩优化的综合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7): 630-632.
|
[12] |
何宗宜, 阮依香, 尹为利, 陈涛.
基于分形理论的水系要素制图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427-431.
|
[13] |
郭庆胜.
以直角方式转折的面状要素图形简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3): 255-258.
|
[14] |
郭庆胜.
线状要素图形综合的渐进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52-56.
|
[15] |
郭庆胜.
地形图自动综合知识库的建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40-43.
|
[16] |
郭庆胜.
点状要素与线状、面状要素的关系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68-71.
|
[17] |
费立凡, 郭庆胜.
地形图智能综合系统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1-5.
|
[18] |
郭庆胜, 颜辉武.
地形图综合对数字化的需求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23-26.
|
[19] |
李沛川.
线状要素移位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83-90.
|
[20] |
胡继才.
模糊综合评判及地形图质量的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114-12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