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洋, 方志祥, 李清泉, 郭善昕.
利用经验约束规则和证据理论进行出租车异常轨迹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6): 797-80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21
|
[2] |
邵振峰, 白云, 周熙然.
改进多尺度Retinex理论的低照度遥感影像增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): 32-39.
|
[3] |
李军利, 何宗宜, 朱乔利, 刘亚虹.
一种粒化理论的地理本体融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4): 489-492.
|
[4] |
朱元泓, 李博, 何颂华.
使用基函数理论的单色相机多通道光谱重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2): 1482-1485.
|
[5] |
黄登山, 杨敏华, 胥海威, 姚学恒.
利用最优估计理论进行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39-1042.
|
[6] |
郑宏.
危险理论与影像目标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799-804.
|
[7] |
张浩, 蔡晋辉, 周泽魁.
DS证据理论在SAR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105-108.
|
[8] |
唐敏, 张祖勋, 张剑.
基于广义点理论的多基线影像钣金件3D重建与尺寸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095-1098.
|
[9] |
胡鹏, 傅仲良, 陈楠.
利用灰色理论进行图像边缘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5): 411-414.
|
[10] |
黄海, 祝国瑞.
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土地合理储备量预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6): 561-563.
|
[11] |
关欣, 何友, 衣晓.
基于D-S推理的灰关联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3): 274-277.
|
[12] |
王树良, 李德仁, 史文中, 王新洲.
地学粗空间的理论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274-282.
|
[13] |
王智均, 李德仁, 李清泉.
多进制小波理论在SPOT和TM影像融合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1): 24-28.
|
[14] |
钟业勋, 聂鸿猷.
比较过程理论结构模型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63-166.
|
[15] |
杨玉荣.
基于分形理论的地貌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54-158.
|
[16] |
韩绍伟.
GPS快速定位理论及数值结果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2): 136-142.
|
[17] |
杨仁, 潘正风.
激光导线系统测定拱坝位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3): 1-6.
|
[18] |
陶本藻.
近代平差理论的扩充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1): 1-5.
|
[19] |
陈永龄.
菱形基线网图形强度的理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57, 1(0): 42-51.
|
[20] |
徐丛, 王少伟, 顾冲时, 苏怀智.
融合空间关联性的特高拱坝位移概率性预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50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