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钱海忠, 王骁, 刘海龙, 何海威, 胡慧明.
利用内切圆内插等高线的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10): 1414-142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806
|
[2] |
王中辉, 闫浩文.
一种改进的锥形方向关系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2): 186-1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688
|
[3] |
梁丹, 童小华.
利用Kullback-Laible信息量的空间数据几何纠正模型选择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8): 896-899.
|
[4] |
章莉萍, 郭庆胜, 孙艳.
相邻比例尺地形图之间居民地要素匹配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6): 604-607.
|
[5] |
赵丽华, 杨元喜, 张勤.
扫描数字化图质量的应变张量评估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25-727.
|
[6] |
闫浩文, 郭仁忠.
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方向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4): 468-471,479.
|
[7] |
余晓红.
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5): 555-558.
|
[8] |
闫浩文, 郭仁忠.
用Voronoi图描述空间方向关系的理论依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3): 306-310.
|
[9] |
黄加纳, 蓝悦明, 覃文忠.
地图数字化的坐标转换及数据的精度与相关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3): 213-216.
|
[10] |
童小华, 刘大杰.
道路曲线数字化数据的联合平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1): 64-69.
|
[11] |
童小华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79-84.
|
[12] |
李德仁.
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2): 93-95,110.
|
[13] |
张景雄, 杜道生.
基于模糊场的ε-误差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3): 212-215.
|
[14] |
刘大杰, 孟晓林.
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2): 125-128.
|
[15] |
张保钢.
图形编辑软件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2): 135-140.
|
[16] |
费立凡, 郭庆胜.
地形图智能综合系统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S1): 1-5.
|
[17] |
郭庆胜.
地形图自动综合知识库的建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S1): 40-43.
|
[18] |
王桥.
一种新的地图数据检索方法及其应用软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4): 13-19.
|
[19] |
张新长, 艾廷华.
专题地图地理底图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S1): 96-103.
|
[20] |
郭庆胜.
基于地图数据库的复合目标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S1): 59-6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