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泉, 杨勤科, 程洁, 王春梅.
中国地区3"SRTM高程误差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5): 684-6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47
|
[2] |
汪汉胜, 相龙伟, WUPatrick, STEFFENHolger, 贾路路.
不同模型的地表质量异常一阶项、二阶项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2): 2147-2156, 224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44
|
[3] |
朱爽, 杨国华, 刘辛中, 党学会.
川滇地区近期地壳变形动态特征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2): 1765-177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416
|
[4] |
邢志斌, 李姗姗, 王伟, 范昊鹏.
利用垂线偏差计算高程异常差法方程的快速构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6): 778-78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91
|
[5] |
郭东美, 鲍李峰, 许厚泽.
中国大陆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地形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3): 342-3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94
|
[6] |
刘斌, 郭际明, 史俊波, 吴迪军.
利用EGM2008模型与地形改正进行GPS高程拟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4): 554-5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49
|
[7] |
丁开华, 许才军, 邹蓉, 胡友健.
利用GPS分析川滇地区活动地块运动与应变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7): 822-827.
|
[8] |
束蝉方, 李斐, 郝卫峰.
EGM2008模型在中国某地区的检核及适用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8): 919-922.
|
[9] |
丁开华, 许才军.
川滇地区地壳应变场的GPS与地震矩张量联合反演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3): 265-268.
|
[10] |
温扬茂, 许才军.
联合GPS与重力资料反演分析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5): 568-572.
|
[11] |
宋雷, 方剑, 周旭华, 黄腾.
Bayesian正则化BP神经网络拟合两类似大地水准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5): 552-555.
|
[12] |
赵建虎, 王真祥, 王胜平, 董江.
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): 68-71.
|
[13] |
袁修孝, 朱武, 武军郦, 王瑞幺.
无地面控制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0): 852-857.
|
[14] |
郭海荣, 焦文海, 杨元喜, 刘光明.
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系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15-719.
|
[15] |
陈楚江, 孙凤华, 李德仁.
西藏墨脱地区工程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638-641.
|
[16] |
张兴福, 沈云中.
GPS高程异常拟合的降维处理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97-99.
|
[17] |
徐绍铨, 李振洪, 吴云孙.
GPS高程拟合系统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4): 336-340.
|
[18] |
黄谟涛, 翟国君, 管铮.
高斯积分在地球重力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3): 22-29.
|
[19] |
兰虎彪, 王昆杰.
GPS网正常高求解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3): 18-26.
|
[20] |
张克非.
精确高程异常的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0, 15(3): 29-3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