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晓刚, 徐婧林, 张素琴, 管斌.
地磁日变数据确定中顾及纬度和经度方向影响的双因子定权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0): 1547-15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54
|
[2] |
王乐洋, 许光煜.
系数矩阵误差对地壳应变参数反演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0): 1453-14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010
|
[3] |
陈楠.
DEM分辨率变化对坡度误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5): 594-598.
|
[4] |
易文婷, 宋伟伟, 施闯, 税敏.
相位绕转误差对实时动态PPP数据预处理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1): 1341-1344.
|
[5] |
王雷, 杨勤科, 王春梅, 龙永清.
采样数据密度及栅格尺寸对高程中误差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366-369.
|
[6] |
张守建, 李建成, 邹贤才.
GRACE卫星GPS数据系统误差分布及其对精密定轨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1): 1331-1334.
|
[7] |
薛树强, 党亚民, 陈武.
最小二乘估值均方差计算的矩阵体积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9): 1106-1109.
|
[8] |
刘万科, 李征航, 龚晓颖, 王甫红.
潮汐摄动对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的星座整体旋转误差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394-1398.
|
[9] |
易尧华, 于晓庆, 胡元超.
误差扩散半色调技术中图像插值方法的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35-538.
|
[10] |
李振洪, 刘经南, 许才军.
InSAR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72-76.
|
[11] |
施闯, 刘经南, 姚宜斌.
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中的系统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148-152.
|
[12] |
童小华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79-84.
|
[13] |
陶本藻.
关于平差残差和单位权中误差的统计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5): 409-413.
|
[14] |
杨世清, 余学祥, 吕伟才.
粗差估值型抗差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10-13.
|
[15] |
黄加纳.
起算数据误差影响下的方差分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3): 251-254.
|
[16] |
许才军.
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选择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3): 36-42.
|
[17] |
陈永奇.
GPS相对定位中系统误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-9.
|
[18] |
孔祥元.
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2): 11-23.
|
[19] |
刘志德.
一等锁中归心误差对三角形闭合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2): 50-56.
|
[20] |
吴俊昶.
起始数据误差对三角锁元素精度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59, 3(3): 25-3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