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曾微波, 陈夏微, 童矿, 郁帅.
红绿灯配时优化与仿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2, 47(4): 597-60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29
|
[2] |
赵江洪, 董岩, 黄明, 张晓光, 马思宇, 孙铭悦.
具有孔洞的地下电缆工井模型拓扑重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12): 1849-18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26
|
[3] |
郑毅, 许涛, 徐栋, 杨婷婷, 李响.
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多摄像头移动对象辅助协同跟踪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8): 1117-112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155
|
[4] |
龚健雅, 季顺平.
从摄影测量到计算机视觉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1): 1518-1522, 161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83
|
[5] |
甄艳, 刘学军, 王美珍.
匹配点分布密度约束下的基础矩阵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0): 1167-1171.
|
[6] |
张春森, 范金健.
利用物体结构信息进行影像线特征关系匹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9): 1059-1063.
|
[7] |
郭际明, 汪伟, 巢佰崇.
GPS IF信号的计算机模拟和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472-474.
|
[8] |
姜文亮, 李霖, 应申.
计算机地貌晕渲效果增强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2): 1176-1179.
|
[9] |
边馥苓, 谭喜成.
适应于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服务的对等网络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1028-1033.
|
[10] |
张祖勋.
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2): 1035-1039,1105.
|
[11] |
余农, 吴常泳.
基于形态学理论的自动目标识别技术——自适应BP学习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219-223.
|
[12] |
张祖勋, 张剑清, 张力.
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7-11.
|
[13] |
高文秀, 杜道生, 周勇前.
面向对象的技术在专题图设计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68-170.
|
[14] |
苏光奎, 廖作全, 刘东, 刘凤展.
计算机可存贮图文电视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75-178.
|
[15] |
许贤泽.
计算机辅助浮雕设计与加工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3): 273-276.
|
[16] |
张银洲, 朱欣焰.
应用计算机制作网点胶片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1): 99-104.
|
[17] |
陶闯, 林宗坚, 卢健.
CCD相机二维几何检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4): 48-55.
|
[18] |
董刚.
X光支气管影象的计算机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4): 67-73.
|
[19] |
舒宁.
草场分类原理的计算机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2): 25-32.
|
[20] |
林宗坚.
多重信息多重判据自适应影象匹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4): 37-4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