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兆辉, 张双喜, 刘金钊, 张品, 朱传东.
地震重力网经典平差与拟稳平差综合分析与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11): 1693-170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53
|
[2] |
单杰.
光束法平差简史与概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1797-181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31
|
[3] |
薛树强, 杨元喜.
抗差高斯-雅克比组合平差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932-9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247
|
[4] |
樊东昊, 朱建军, 周璀.
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8): 1075-107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710
|
[5] |
曾安敏, 杨元喜, 欧阳桂崇.
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83-186.
|
[6] |
王新洲.
广义平差的概括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57-260.
|
[7] |
王兴文, 李德仁.
射影空间中摄影测量基本几何关系式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3): 224-229.
|
[8] |
高士纯.
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分组平差模型与公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1): 36-40.
|
[9] |
王新洲.
贝叶斯序贯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4): 315-321.
|
[10] |
黄幼才.
测量平差抗差化和效率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1): 33-39.
|
[11] |
於宗俦, 于正林.
分组平差与精度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3): 32-46.
|
[12] |
崔希璋, 刘大杰.
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2): 1-7.
|
[13] |
丁怀日.
平面控制网动态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2): 30-39.
|
[14] |
黄斌夫.
广义权逆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2): 92-105.
|
[15] |
黄斌夫.
最小权逆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1): 64-76.
|
[16] |
于正林.
自由水准网的动态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1): 72-82.
|
[17] |
陶本藻.
近代平差理论的扩充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1): 1-5.
|
[18] |
崔希璋, 刘大杰.
近代测量平差方法和原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2): 1-11.
|
[19] |
郑肇葆.
系统误差对航带法区域网平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2): 46-51.
|
[20] |
天文大地测量专业三级年科研小组.
网络平差仪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59, 3(2): 75-8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