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颜金彪, 段晓旗, 郑文武, 刘媛, 邓运员, 胡最.
顾及空间异质性的自适应IDW插值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): 97-1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13
|
[2] |
周波阳, 罗志才, 宁津生, 肖玉刚.
航空矢量重力测量中有限冲激响应低通数字滤波器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6): 772-77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89
|
[3] |
王结臣, 张辉, 吴文周, 王豹.
一种平面散乱点集的自适应空间划分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7): 770-774.
|
[4] |
王志伟, 朱长青, 王奇胜, 符浩军.
一种基于HVS和DFT的栅格地图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3): 351-354.
|
[5] |
魏二虎, 周培来, 刘翠芝, 阿里根.
利用RADIOASTRON模拟估计的EOP对相关参数精度的灵敏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6): 674-678.
|
[6] |
巴晓辉, 刘海洋, 陈培, 陈杰.
一种超高灵敏度GPS信号的跟踪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1): 1368-1371.
|
[7] |
吴江飞, 黄珹.
非线性自适应抗差滤波定轨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2): 187-190.
|
[8] |
张双成, 杨元喜, 张勤, 高为广.
一种基于Bancroft算法的GPS动态抗差自适应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09-311.
|
[9] |
崔先强, 杨元喜, 高为广.
多种有色噪声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731-735.
|
[10] |
高为广, 杨元喜, 崔先强, 张双成.
IMU/GPS组合导航系统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5): 466-469.
|
[11] |
许才军, 王华, 王江林.
基于有向窗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0): 873-876.
|
[12] |
卢昕, 熊昌仑, 郑建生, 宗战华.
基于DSP技术的GPS接收机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54-657.
|
[13] |
胡威, 殷蔚明.
一种地形遥测图像自适应滤波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5): 534-537.
|
[14] |
虞定麒, 金日守.
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2): 71-76.
|
[15] |
尹晖, 虞定麒.
机助法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系统(CAMNDS)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2): 29-41.
|
[16] |
赵少荣.
变形监测网的可区分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2): 18-27.
|
[17] |
熊永良.
变形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0, 15(2): 82-90.
|
[18] |
张正禄, 李晓东.
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2): 1-9.
|
[19] |
张正禄.
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6, 11(3): 105-113.
|
[20] |
黄运明.
数字影象复原的状态空间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3, 8(1): 111-1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