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永军, 洪玮辰, 万一.
基于距离变换模型的卫星影像与激光点云精配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028
|
[2] |
汪昭义, 何晓业, 王巍, 张海艇, 陈义华, 陈佳鑫.
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预准直方法和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4): 555-5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43
|
[3] |
孙文潇, 王健, 梁周雁, 马伟丽, 陈喆.
法线特征约束的激光点云精确配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7): 988-99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15
|
[4] |
王永波, 汪云甲, 佘雯雯, 韩新哲.
直线特征约束下利用Plücker坐标描述的LiDAR点云无初值配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9): 1376-138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08
|
[5] |
盛庆红, 张斌, 肖晖, 陈姝文, 王青, 柳建峰.
直线簇约束下的地面LiDAR点云配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3): 406-41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292
|
[6] |
张永军, 黄旭, 黄心蕙, 熊小东.
基于相交直线的相对定向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3): 303-307.
|
[7] |
赵海涛, 张兵, 左正立, 陈正超.
推扫式高光谱传感器集成的POS系统视准轴及位置偏差检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73-977.
|
[8] |
王瑞瑞, 马建文, 陈雪.
多传感器影像配准中基于虚拟匹配窗口的SIFT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63-166.
|
[9] |
孙宏伟, 李玉莉, 袁海波.
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概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1004-1007.
|
[10] |
邓非, 张祖勋, 张剑清.
一种激光扫描数据与数码照片的配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290-292.
|
[11] |
张鹏强, 余旭初, 韩丽, 刘景正.
基于直线特征匹配的序列图像自动配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676-679.
|
[12] |
刘经南, 张小红.
利用激光强度信息分类激光扫描测高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3): 189-193.
|
[13] |
程芦颖, 魏子卿.
星载加速度传感器的在轨运动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55-457.
|
[14] |
柴登峰, 舒宁, 张剑清.
利用匹配直线解求变换参数的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199-202.
|
[15] |
翁兴涛, 伍建军, 聂辉.
YAG激光器泵灯聚光腔的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77-182.
|
[16] |
翁兴涛.
小型氦氖激光器结构参数与稳定性、模体积,输出光束参数间的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2): 72-78.
|
[17] |
潘正风, 花向红.
用精密水准对激光准直垂直方向施加改正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1): 12-18.
|
[18] |
赵侃, 何对燕, 朱光世.
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光耦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4): 52-59.
|
[19] |
潘正风, 陈永奇.
精密激光准直及其在大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1): 73-84.
|
[20] |
陈永奇.
精密激光准直若干问题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2): 25-3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