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志平, 何秀凤, 郭广礼, 查剑锋.
GNSS模糊度降相关算法及其评价指标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257-261.
|
[2] |
陈惠荣, 彭认灿, 郑义东, 李树军.
以弯曲骨架线为化简指标的海岸线综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18-1422.
|
[3] |
张永军, 吴磊, 林立文, 赵家平.
摄影测量中病态问题的条件数指标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3): 308-312.
|
[4] |
王孝青, 党亚民, 薛树强.
一种病态问题诊断的数值指标——矩阵向量正交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2): 244-247.
|
[5] |
秘金钟, 赵春梅, 李玮.
Galileo中国区域完备性监测指标SISMA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0): 1172-1175.
|
[6] |
戴吾蛟, 丁晓利, 朱建军.
基于观测值质量指标的GPS观测量随机模型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18-722.
|
[7] |
钟波, 罗志才, 罗佳, 吴云龙.
高低卫-卫跟踪模式主要技术指标的模拟分析与验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64-867.
|
[8] |
丛培江, 顾冲时, 谷艳昌.
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拟定的最大熵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1): 1126-1129.
|
[9] |
翟亮, 唐新明, 李霖, 洪志刚.
一种新型的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872-875.
|
[10] |
马桃林.
彩色图像的输入指标对层次再现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9): 829-832.
|
[11] |
张目1, 边馥苓1.
地理信息工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2): 174-177.
|
[12] |
姜卫平, 章传银, 李建成.
重力卫星主要有效载荷指标分析与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104-109.
|
[13] |
李朝奎, 龙四春, 李鸿雁.
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变形监测必要精度指标的确定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270-273.
|
[14] |
黄声享, 王金岭.
多余观测分量与可靠性度量指标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2): 114-118.
|
[15] |
黄声享, 张琰.
GPS相对定位的精度指标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1): 47-50.
|
[16] |
李德仁, 彭美云, 张菊清.
估计GIS中面要素定位误差的精度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34-138,144.
|
[17] |
沈邦兴.
多指标实验设计FUZZY综合评判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1): 57-65.
|
[18] |
冯可君.
模式识别之重心法则及其在地图制图中运用一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1): 89-95.
|
[19] |
何宗宜.
地图上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依据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1): 56-62.
|
[20] |
周慎杰, 潘正风.
竖盘自动归零指标在经纬仪检验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4): 57-6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