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国俊, 李宗春, 孙元超, 李伟, 黄志勇.
利用Delaunay细分进行噪声点云曲面重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): 123-1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513
|
[2] |
邢乐林, 王林海, 胡敏章, 李辉.
时变重力测量确定青藏高原地壳隆升与增厚速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569-5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98
|
[3] |
杨梦诗, 廖明生, 史绪国, 张路.
联合多平台InSAR数据集精确估计地表沉降速率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6): 797-80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24
|
[4] |
占伟, 李斐, 朱爽, 张杰.
应用GPS连续观测修正流动观测垂向速率的分析与实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7): 963-9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51
|
[5] |
何海清, 黄声享, 陈婷.
一种顾及粗差的径向神经网络高程曲面拟合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547-55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41
|
[6] |
蒋振伟, 袁运斌, 欧吉坤, 王海涛.
基于站间单差相位绕转数据估计测站天线旋转速率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0): 1334-133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729
|
[7] |
李冲, 李建成, 黄瑞金, 谭理.
考虑欧拉矢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区域地壳运动速率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3): 362-36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046
|
[8] |
罗三明, 杜凯夫, 万文妮, 付黎明, 李永坤, 梁福逊.
利用PSInSAR方法反演大时空尺度地表沉降速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128-113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70
|
[9] |
陈传法, 岳天祥, 张照杰.
高精度曲面模型的解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3): 365-368.
|
[10] |
陈传法, 岳天祥.
基于条件模拟的DEM误差曲面实现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197-200.
|
[11] |
宋印军, 岳天祥.
基于多重网格法求解的高精度曲面建模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711-714.
|
[12] |
王世海, 岳天祥.
高精度曲面建模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): 64-67.
|
[13] |
谷川, 潘国荣, 施贵刚, 陈兴权.
基于遗传算法的曲面拟合参数辨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8): 983-986.
|
[14] |
王解先.
工业测量中一种二次曲面的拟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47-50.
|
[15] |
张孟君, 舒红, 刘艳, 王涛.
基于空间曲面拟合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5): 395-398.
|
[16] |
李明峰, 於宗俦, 于正林.
动态平差模型下形变与粗差的可区分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1): 51-56.
|
[17] |
李明峰, 於宗俦, 李延兴, 于正林.
动态平差概括模型与假设检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3): 234-239.
|
[18] |
江在森, 巩守文.
水准监测网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2): 157-162.
|
[19] |
丁怀日.
平面控制网动态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2): 30-39.
|
[20] |
于正林.
自由水准网的动态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1): 72-8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