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单杰.
光束法平差简史与概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2): 1797-181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31
|
[2] |
丁磊香, 许厚泽, 王勇, 柴华, 孙亚飞, 蔡小波.
静基座捷联惯导解析法对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2): 201-2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045
|
[3] |
宇伟, 金双根, 高飞, 李雪川.
复杂结构卫星太阳辐射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6): 817-82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60
|
[4] |
李建成, 徐新禹, 赵永奇, 万晓云.
由GOCE引力梯度张量不变量确定卫星重力模型的半解析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): 21-2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54
|
[5] |
薛树强, 杨元喜.
广义反距离加权空间推估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2): 1435-1439.
|
[6] |
吴云.
GNSS粗差检测的“快照”法与“滤波”法的比较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6): 649-652.
|
[7] |
文雄飞, 董新奕, 刘良明.
“云指数法”云检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7): 838-841.
|
[8] |
王磊, 翟国君, 黄谟涛, 孟婵媛.
北斗海上无源定位解析求解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6): 635-638.
|
[9] |
申文斌.
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20-724.
|
[10] |
张松林, 张正禄, 罗年学.
GPS平面控制网的模拟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8): 711-714.
|
[11] |
周世健, 官云兰, 鲁铁定, 臧德彦.
误差分布的解析拟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5): 455-458.
|
[12] |
王任享.
利用模拟卫星摄影测量数据按EFP法光束法平差与直接前方交会计算高程的精度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6): 487-490.
|
[13] |
孙海燕, 李斐, 晁定波.
国家重力基本网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6): 496-499.
|
[14] |
黄桂兰, 郑肇葆.
纹理模型法用于影像纹理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1): 40-42.
|
[15] |
王任享.
利用卫星三线阵CCD影像进行光束法平差的数字模拟实验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4): 304-309.
|
[16] |
仇彤, 张祖勋.
基于松弛法的影像边缘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4): 322-327.
|
[17] |
沈国键.
扩程脉冲式测距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3): 1-7.
|
[18] |
陆素琴.
DEM渐近取样法的参数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1): 49-58.
|
[19] |
徐因.
用近邻权法推估重力异常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4, 9(2): 29-41.
|
[20] |
航五象片导线测量毕业设计小组.
机械法及图解-解析法象片导线测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60, 4(1): 59-6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