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曾文, 敖卿鑫, 杨之江.
适用于关阀分析算法的供水管网单元-阀门图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12): 1441-1445.
|
[2] |
陈建群, 吴勰, 王振兴, 朱建军.
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8): 888-891.
|
[3] |
俞艳, 何建华, 袁艳斌.
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3): 273-276.
|
[4] |
俞艳, 郭庆胜, 何建华, 刘玉春.
基于Web服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PSE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6): 544-547.
|
[5] |
刘耀林, 焦利民.
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4): 283-287.
|
[6] |
施冬, 陈军, 朱庆.
基于GIS的油气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592-596.
|
[7] |
张目.
基于DEA模型的GIS工程技术开发方法的综合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2): 100-104.
|
[8] |
焦利民, 刘耀林.
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6): 513-516.
|
[9] |
关佶红, 陈晓龙, 陈俊鹏, 周水庚.
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1): 39-44.
|
[10] |
杜培军, 郭达志, 方涛, 施鹏飞.
GIS在开采沉陷领域应用及与专业模型的结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4): 463-467.
|
[11] |
熊汉江, 龚健雅, 朱庆.
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与可视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5): 393-398.
|
[12] |
马飞.
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2): 187-187.
|
[13] |
张景雄, 杜道生.
基于模糊场的ε-误差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3): 212-215.
|
[14] |
龚健雅, 朱欣焰, 李爱勤, 吴华意.
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吉奥之星NT版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关键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3): 187-190,194.
|
[15] |
李伟生, 许云涛, 胡启平.
适合共享的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1): 82-85.
|
[16] |
李清泉, 李德仁.
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2): 128-133.
|
[17] |
刘耀林, 刘艳芳, 夏早发.
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1): 71-75.
|
[18] |
蓝运超, 杨仁.
城市系统规划与遥感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1): 85-91.
|
[19] |
陈军, 孙玉国.
基于GIS的城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4): 99-104.
|
[20] |
王家耀.
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67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