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温朝江, 卞鸿巍, 边少锋, 魏学通.
基于等距圆的极球面投影距离量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1): 1504-1508,151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759
|
[2] |
李厚朴, 边少锋, 刘敏.
地图投影中三种纬度间变换直接展开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2): 217-220.
|
[3] |
潘东华, 王静爱, 贾慧聪.
线状自然灾害风险地图的自动综合——以铁路承灾体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2): 1500-1503.
|
[4] |
潘东华, 王静爱, 贾慧聪, 赵金涛.
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中的制图综合研究——以点状承灾体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51-55.
|
[5] |
赵虎, 李霖, 龚健雅.
通用地图投影选择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244-247.
|
[6] |
董卫华, 李志林, 郭庆胜.
基于动态分段的道路网示意性地图模型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892-895.
|
[7] |
李厚朴, 边少锋.
高斯投影与墨卡托投影解析变换的复变函数表达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277-279.
|
[8] |
宋鹰, 何宗宜.
基于粒计算的制图综合知识获取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748-751.
|
[9] |
刘丽群, 乔俊军.
双曲型经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族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6): 552-555.
|
[10] |
贲进, 童晓冲, 张永生, 张衡.
对施奈德等积多面体投影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0): 900-903.
|
[11] |
王家耀, 邓红艳.
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565-569.
|
[12] |
李雯静, 毋河海.
地图目标在制图综合中的分形衰减机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09-312.
|
[13] |
费立凡.
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制图员解决地图缩编中的图形冲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426-43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12
|
[14] |
何宗宜, 阮依香, 尹为利, 陈涛.
基于分形理论的水系要素制图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427-431.
|
[15] |
钟业勋, 魏文展, 彭月英, 郑红波.
地图符号数学定义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5): 465-468.
|
[16] |
胡鹏, 吴艳兰, 杨传勇, 李国建.
大型GIS与数字地球的空间数学基础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4): 296-302.
|
[17] |
钟业勋, 魏文展.
地图符号系统为布尔代数系的证明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55-357.
|
[18] |
王桥.
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若干问题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3): 208-213.
|
[19] |
张文星.
制图综合专家系统MAPGEN中多种语言工具的结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2): 86-94.
|
[20] |
胡毓钜.
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7, 12(2): 47-5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