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单杰.
光束法平差简史与概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1797-181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31
|
[2] |
程春泉, 张继贤, 黄国满, 马晶.
地心直角坐标系下的航摄光学影像严密定位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5): 605-61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32
|
[3] |
徐振亮, 闫利, 马振玲, 李艳焕, 张毅.
轴角描述的光束法平差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865-8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76
|
[4] |
王任享, 王建荣, 胡 莘.
efp全三线交会光束法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7): 757-761.
|
[5] |
赵海涛, 张兵, 左正立, 陈正超.
推扫式高光谱传感器集成的POS系统视准轴及位置偏差检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73-977.
|
[6] |
吴军, 徐刚, 董增来, 汪杰君.
引入灭点约束的TSAI两步法相机标定改进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17-21.
|
[7] |
王美珍, 刘学军, 甄艳, 卢玥.
基于交比的单幅图像平面几何信息提取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90-194.
|
[8] |
王任享, 王建荣, 胡莘.
在轨卫星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261-1264.
|
[9] |
欧建良, 鲍峰, 王卫安, 陆娇.
地面移动测量近景影像的建筑物道路特征线段自动分类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60-65.
|
[10] |
李畅, 李熙, 李彩林, 李奇.
广义点摄影测量在建筑物立面轮廓重构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51-1455.
|
[11] |
张剑清, 张勇.
铅垂线辅助的大比例尺城区空三自动转点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556-559.
|
[12] |
张祖勋, 张勇.
城区铅垂线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659-662.
|
[13] |
康志忠, 张祖勋, 阳凡林.
沿主光轴影像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293-296.
|
[14] |
张剑清, 张勇, 方芳.
铅垂线辅助城区航空影像的绝对定向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3): 197-200.
|
[15] |
张剑清, 王强.
基于近景单影像的房檐改正计算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091-1094.
|
[16] |
张祖勋, 吴军, 张剑清.
建筑场景三维重建中影像方位元素的获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265-271,300.
|
[17] |
张永军, 张祖勋, 张剑清.
利用二维DLT及光束法平差进行数字摄像机标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566-571.
|
[18] |
王任享.
利用模拟卫星摄影测量数据按EFP法光束法平差与直接前方交会计算高程的精度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487-490.
|
[19] |
王任享.
利用卫星三线阵CCD影像进行光束法平差的数字模拟实验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04-309.
|
[20] |
张永生.
近景光束法自由网联合平差的实际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2): 100-10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