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祝意青, 刘芳, 张国庆, 赵云峰, 隗寿春.
中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6): 820-8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127
|
[2] |
李清泉, 汪驰升, 熊思婷, 张德津, 邹勤, 涂伟.
从几何计算到特征提取的广义测量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1): 1805-181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606
|
[3] |
单杰, 秦昆, 黄长青, 胡翔云, 余洋, 胡庆武, 林志勇, 陈江平, 贾涛.
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4): 390-39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33
|
[4] |
牛瑞卿, 韩舸.
利用数据挖掘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流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869-872.
|
[5] |
姜卫平, 赵倩, 刘鸿飞, 杨凯.
子网划分在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4): 389-391.
|
[6] |
姚宜斌, 易文婷, 宋伟伟.
深海拖缆导航勘探数据处理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6): 698-701.
|
[7] |
黄谟涛, 王瑞, 翟国君, 欧阳永忠.
多代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平差及重力场反演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1): 988-993.
|
[8] |
党亚民, 程传录, 陈俊勇, 张鹏.
2005珠峰测高GPS测量及其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4): 297-300.
|
[9] |
李振洪, 刘经南, 许才军.
InSAR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72-76.
|
[10] |
曾旭平.
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01-204.
|
[11] |
孙海燕.
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若干讨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62-64.
|
[12] |
韩保民, 欧吉坤.
基于GPS非差观测值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09-412.
|
[13] |
苏光奎, 袁志勇, 杨维均.
远程智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208-211.
|
[14] |
韩海洋, 王新洲, 龚健雅.
Internet GIS空间数据通讯的部件化构造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21-325.
|
[15] |
陈永奇, James Lutes.
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24-328,363.
|
[16] |
陈德豪, 丁窘辋.
时序分析在危岩体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10-215.
|
[17] |
施品浩, 冯延明, 李征航.
对我国GPS空间定位网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2): 70-78.
|
[18] |
韩绍伟.
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处理方法的等价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1): 68-77.
|
[19] |
贾明海.
矿山开采变形观测的动态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2): 10-19.
|
[20] |
陈永奇, A·, 契尔赞诺夫斯基.
GPS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1): 1-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