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吕志鹏, 伍吉仓, 公羽.
利用四元数改进大旋转角坐标变换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4): 547-55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71
|
[2] |
金淑英, 胡芬, 王密, 潘俊.
一种TDICCD推扫影像的坐标反变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5): 590-5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11
|
[3] |
王建强, 李建成, 王正涛, 赵国强.
球谐函数变换快速计算扰动引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9): 1039-1043.
|
[4] |
周拥军, 邓才华.
加权和不加权TLS方法及其在不等精度坐标变换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8): 976-979.
|
[5] |
曾安敏, 张丽萍, 吴富梅, 秦显平.
XAS80到CGCS2000坐标转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2): 1434-1437.
|
[6] |
周云耀, 吴涛, 王墩.
甚宽频带地震计二阶传递函数的精确测定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30-734.
|
[7] |
衣晓, 何友, 关欣.
一种新的坐标变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37-239.
|
[8] |
李世安, 刘经南, 施闯.
应用GPS建立区域独立坐标系中椭球变换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0): 888-891.
|
[9] |
袁修孝, 付迎春, 张过, 付建红.
多级空间信息网格间的平面坐标变换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2): 110-114.
|
[10] |
刘根友, 欧吉坤.
具有坐标函数约束的动态定位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389-39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4
|
[11] |
韩雪培, 廖帮固.
海岸带数据集成中的空间坐标转换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0): 933-936.
|
[12] |
余晓红, 刘大杰.
地图数字化数据坐标变换的相关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56-461.
|
[13] |
杨元喜, 徐天河.
不同坐标系综合变换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509-513.
|
[14] |
仲思东, 郑琳.
用方波对比传递函数评价CCD像传感器图像输出信号的像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93-398.
|
[15] |
郑琳, 仲思东, 何对燕.
电荷耦合成像器件的调制传递函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76-182.
|
[16] |
刘明华, 余模智, 何平安, 何对燕.
用光学传递函数精确测定CCD列阵最佳成像位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72-175.
|
[17] |
贾永红.
数字成象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测定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4): 23-30.
|
[18] |
黄幼才.
重复中值估计及其在坐标变换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1): 34-47.
|
[19] |
李莉华.
航摄系统调制传递函数(MTF)的测定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1): 22-33.
|
[20] |
叶雪安.
武汉市城市控制网新旧坐标变换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59, 3(3): 10-17.
|